2006-06-10

砂拉越報變解密

劉會湘:無畏無私,付上慘痛代價!

  日前在《獨立新聞在線》所撰寫的有關星洲日報在砂拉越印刷十年後對本地報業出現天翻地覆的變化,詳文請參(上篇)http://www.merdekareview.com/news.php?n=1890及(下篇)http://www.merdekareview.com/news.php?n=1896
  雖然《獨立新聞在線》要求在下慢一點上Bolg但發覺該文刊登出來,很多網站如自由媒體、詩巫一網通都已轉載,在下的自己文章到最後才刊載如下:
(上篇)
《星洲日报》东渡大军压境
砂州中文报业十年天翻地覆

■日期/Jun 08, 2006 ■时间/05:45:59 pm
■新闻/家国风云 ■作者/本刊特约振扬

砂拉越报变解密(上)
【本刊特约振扬撰述】马华公会在2001年5月28日接管南洋报业控股,被评论圈形容为“528报殇”,“维护媒体独立撰稿人联盟”于5月26日主办纪念活动。这种活动肯定让东马的读者很是羡慕,因为也在那段时期,东马的报变频传,惨状尤烈,至今尤其是砂拉越的三家华文报社仍陷在水深火热的血拼之中。
砂拉越华文报概况  
  砂拉越在1990年代有六家本地华文报馆出版七种华文报章:《诗华日报》、《新华晚报》(这两家属于同一个集团)、《国际时报》、《砂劳越晚报》、《马来西亚日报》、《中华日报》及《美里日报》。
  2000年之后,少了《马来西亚日报》,多了《星洲日报》;《砂劳越晚报》被《国际时报》收购,属于同一家报社,《中华日报》及《美里日报》则合并为《联合日报》,剩下三家报社五种华文报;若加上《星洲日报》则多了一种。
  砂拉越州又称为犀鸟之乡,斜斜地躺在婆罗洲岛上占地123,449.51平方公里,约是全国37.5%的版图。砂州人口约220馀万,占全国人口的10%;华人约55万,亦仅占全国华人人口十分之一。  
  在1990年代的估计,全州各华文报份的印刷实际总数约六万份,其中《诗华日报》近两万份、《国际时报》与《马来西亚日报》及《美里日报》都在万份之间、《砂拉越晚报》与《中华日报》则在万份以下。虽然如此,这六家华文报竞争中也都能各自生存。其中除了《诗华日报》较全面销售遍及砂沙汶范围,《国际时报》以南砂地带,《马来西亚日报》以中区为主,《美里日报》则以北砂及汶莱为主。
  若今天砂州仅有一报独霸的话,其报份也不过是六万份左右,这是砂州华文读者市场饱和点。
《星洲日报》东渡 人联党帮了大忙
  在1987年茅草行动中遭停刊的《星洲日报》被砂州伐木业大亨张晓卿收购,复于1988年4月8日复刊后,该报是第一家在东马砂拉越的古晋、诗巫及美里设立办事处的西马来西亚日报纸。
  1997年,《星洲日报》正式在古晋设厂印刷,出版砂拉越版《星洲日报》。半世纪以来一直相安无事的本地华文报章开始进入多事之秋。不到三年的时间,整个报坛进入寒冬,华文报业的生态及版图,面对前所未有天翻地覆的变化。  
  过去的十个年头,砂州报业陷入了空前的战国时代:竞争削价、报费贱卖、互相挖角。本来就很小的华文读者市场,每家报馆惨淡经营,苦不堪言,除了《星洲日报》财大气粗,在西马立了根基,在砂州可以不惜血本,完全一幅大军压境。《星洲日报》站稳脚步后,就不再投入恶性竞赛,反而《诗华日报》至今仍想尽方法来收复失地,并于去年开始出版天天有报,至今未脱离经济困境。
  《星洲日报》东渡占尽“天时地利人和”,因为那时以华基为主政党人民联合党(人联党)于1996年10月4日抵制《诗华日报》集团属下三份华、英、巫文报纸,本来只设立办事处的《星洲日报》藉这“东风”的鼓励之下,于1997年8月1日在古晋设立印刷厂,出版砂拉越版《星洲日报》。当时《星洲日报》业主张晓卿也是《诗华日报》的副董事长,《星洲日报》在古晋印刷出版后,首当其冲的是当地报章《国际时报》与《诗华日报》。
  《国际时报》于1968年10月1日创刊,曾出版《国际时报周刊》、1975年出版《国际晚报》;1995年3月1日该报原属的黄文彬集团收购《砂拉越晚报》。《砂拉越晚报》创于1972年12月18日,今天2月4日曾刊登一篇题为《我们已准备发动圣战》的新闻,而丹麦报章刊登的亵渎回教先知穆罕默德的漫画也出现在这则新闻里,结果遭国安部勒令停刊两周,目前恢复出版。【点击:又一媒体登先知漫画遭处分 砂拉越晚报今起停刊两周!】
这两份报纸虽然面对《星洲日报》压境,不过由于仅集中在古晋范围营业,费用算节省,不会赚钱不过要面对困境,前景如何是未知数。
  全婆罗洲最大华文报  
  反观受到严重冲击的是《诗华日报》,该报创立于1950年4月1日,算是至今砂州生存最久的华文报。《诗华日报》发源于诗巫,1955年由刘会湘承顶,一直到2000年才由启德行集团接手。《诗华日报》版头向来注有“全婆罗洲销售最大之华文报”的宣传口号,但自从《星洲日报》设厂两三年后才改为“全东马销售最广之华文报”的字眼。  
  《诗华日报》今天仍号称是全东马销售最广之华文报,并不虚言,因为该报除了原本总社设在诗巫之外,在古晋(1967年5月20日)、美里(1977年11月21日),沙巴的亚庇(1992年),后来又在斗湖设厂印刷;这是全国唯一同时在五个地方印刷的日报。
  《诗华日报》有过两次暂停出版的经历,所以未雨绸缪,多申请一个报纸出版准证,那就是于1974年6月30日创刊的《新华报》。《新华报》先是周刊,后改为晚报,现为《新华日报》,仅是《诗华日报》民都鲁版的部份用名。
  1963年该报出版《诗华周刊》,打破当时砂拉越报业史上第一家出版星期日的报纸。由于砂拉越的日报后来都已在周日出版报纸,所以《诗华周刊》便在1974年停刊了。1978年刘会湘还创办英文报《婆罗洲邮报》及国文报《婆罗洲前锋报》至今。  
  《诗华日报》面临生死关头
  话说十年前,1996年9月的砂州第七届选举,人联党失去四个议席,该党主席、砂州副首长黄顺开竟然以226票之微,遭受民主民行党的黄和联所击败。人联党中委会把茅头指向《诗华日报》,并决定杯葛与抵制诗华集团属下的报纸。人联党的抵制行动包括退订上述报章、不刊登任何广告、不邀请以上报馆记者出席党的活动,杯葛该报的任何活动。人联党也取得州政府的配合,一切通告都不在这三家报纸刊登,诗华集团有如雪上加霜,面对严冬。
  黄顺开(左图)和张晓卿关系密切,他在1996年砂拉越州选举卫冕败北后,张晓卿的另一家挂牌公司Subur Tiasa Holdings Berhad委任他成为董事局主席;黄顺开目前也是星洲媒体集团董事。
  人联党的抵制行动对《诗华日报》的报份销售及广告的收益均有很大影响,加上第二年(1997年)金融风暴随之而来,诗华集团的经济进一步受到打击。《星洲日报》这时候进来,以狂风扫落叶的姿态,把砂州最大报业集团吹摇动了。
  口称为华教及华人文化共浮沉的人联党对《诗华日报》的抵制行动于1998年11月20日停止,前后约27个月,导致《诗华日报》大出血。诗华集团在这期间亏损了三千馀万元,超过该集团估价资产价值之一半,因此影响整个集团经济运转。《诗华日报》到了生死关头。
  据悉,刘会湘(右图)曾经试探性的找过张晓卿洽谈《诗华日报》的前途;不过2000年11月,刘会湘的哥哥刘会干所领导的启德行集团接管了《诗华日报》。若当时启德行没有收购,诗华集团三个月内随时倒闭。董事经理刘会湘领导45年的《诗华日报》终于告一段落。
  启德行集团稍后又在西马创《东方日报》,以便《诗华日报》取得西马的新闻、经济、评论等内容,但一开始就被《星洲日报》围堵,拖累整个报业的营业,造成刘会湘生前入禀法庭涉及股东财务问题,至今未了断,不过这是后话。  
  《诗华日报》超过半世纪走来,读者都明了,今天的《诗华日报》是启德行的《诗华日报》,刘会湘时代的《诗华日报》基本上已经倒闭,不复存在了!去年底,向来以诗巫为总社的诗华集团的新闻中心也搬迁至古晋去了。
  由于是启德行集团接手,所以刚过去的砂州选举《诗华日报》因为一篇对沈庆辉的错误报道而在不同报章道歉,一般认为这次人联党不致于出现十年前杯葛《诗华日报》事件了。【点击:选前报道起争议不巧沈庆辉落马 砂州选民关注《诗华日报》命运】
阅读次数(1040)
星洲日報:披著東馬人的衣服東渡!


张晓卿关掉《马来西亚日报》
美里设厂瞄准《联合日报》?

■日期/Jun 09, 2006 ■时间/04:39:59 pm
■新闻/家国风云 ■作者/本刊特约振扬
馬來西亞日報推動本地文學活動有功!
圖示在九十年代出版過的兩本本地創作封面


砂拉越报变解密(下)
  【本刊特约振扬撰述】总部设在砂拉越诗巫的另一家报纸《马来西亚日报》出现另一个戏剧性的演变。
  《马来西亚日报》创刊于1968年12月17日,曾广泛分销于拉让江流域,1970年代至1990年代是推出最多副刊及学生园地的本地报章,栽培无数写作人才。为了鼓吹文学写作,该报曾于1994及1995年先后出版了两种本地作者的文学著作,列为慕娘丛书:《谱一串花季》及《一条街的风采》,开了本地出版风气。  《马来西亚日报》也是1990年代最早设置网站的本地报章,让身在海外的砂拉越子民透过网站读到砂州的新闻。
  当《星洲日报》在诗巫设厂印刷之后,《马来西亚日报》的报份由一万多份跌至七千多份。与砂州其他报社一样,《马来西亚日报》的营运颇为节省,即使报份下跌也不会有很大亏损。不过为了更稳固的发展,管理层有意寻找其他报馆合作;然而,此时刚好传出创办人林鹏寿的儿子林履干生意出现问题,占了相当大股份的他有意脱售。林履干也是《马来西亚日报》的董事之一。
  张晓卿收购《马来西亚日报》  
  2000年2月间,《马来西亚日报》与《美里日报》达致协议,以参股及联营方式合作,而且文件都预备好了,呈上董事长签署。原任董事长戴承聚因为一些技术原因而辞去《马来西亚日报》董事长职位,《马来西亚日报》有两年的时间董事长职位悬空,由执行董事代理。不过,由于自《马来西亚日报》创刊以来,戴氏便出任董事,并于1983年开始出任董事长达15年之久,所以即使他不再是董事长,影响力却仍存在。
  戴承聚(左图)也是政府委任的天猛公(Temmonggong),被视为诗巫华社最高领袖的象征,备受尊敬,该协议书卡在他那儿,他交待说,《马来西亚日报》的买卖或联营等事宜暂时由他处理。
  戴承聚与《星洲日报》社长张晓卿是亲家关系,他的第二公子是张氏的女婿,无论生意及私交都是亲上加亲,往来甚密,他们之间有了另外的协商。结果戴承聚在3月26日宣布由《星洲日报》收购《马来西亚日报》,《马来西亚日报》于4月1日暂停出版!
  当时《星洲日报》承诺,收购后,《马来西亚日报》会加以重整再出版,《马来西亚日报》编辑以为再出版的话,应是仿效西马的《光明日报》,以娱乐或副刊等较软性新闻为卖点。
  《星洲日报》砂州负责人黄泽荣前来与《马来西亚日报》的管理层谈善后安排,先是所有员工三个月留职,并安排在《星洲日报》或常青集团属下公司上班;若要自动离职,也可以支领三个月薪水离开。三个月后能去能留的都处理妥善,编采部人马都到《星洲日报》上班,后来有部份又离开转投《诗华日报》及其他报馆,或从事其他行业。
  暂时停刊,却把工厂卖了!  
  4月1日《马来西亚日报》刊登的暂停出版通告,出自黄泽荣的手笔:  
  “我报自1968年创立至今已走过一段曲折漫長的道路。   
  作为一份民营的报纸,我报不偏不倚的立场、理性的言论及客观的新闻报道赢得了读者的支持;在‘守原则而重内容;以求利润而贵报格’的理念推动下,负起办报的使命。  
  然而,时境变迁及社会急遽演进,已为我报的持续生机带来巨大冲击与严峻考验;在国内外主要印刷媒体不断地朝向整合运作的集团化、企业化方向迈进的大趋势下,我报董事部毅然决定展开一项全盘性的整顿计划,在公司继续运作的基础上,自明天(2000年4月2日)起,暂时中止日常出版。  
  谨此通知我报所有忠诚的订户们,为使大家的精神粮食不因而中断,我报已作出特别安排,在暂时中止出版期间,每天改派《星洲日报》给你们。  
  我报公司的日常运作照旧进行。对于那些已经预缴报费的订户以及和我报有协议的商家,我报将承担原订的责任。此外,对于那些同时订阅《星洲日报》的订户,可以要求退回报费馀额或者等待《马来西亚日报》重整再作决定。
  我报所有同人至诚感谢读者和广告刊户长期来的支持与爱护。现在让我们暂时停歇,以便着手全盘整顿,再走更长远的路。”  
  在收购后几天,《马来西亚日报》同人虽然被告知是暂时停刊,但都心知《马来西亚日报》再出版的机会很渺茫了。当时《马来西亚日报》的姐妹公司慕娘印务有限公司由于另有董事部,所以不在收购方案之内。  
  《星洲日报》很快便把《马来西亚日报》设在诗巫顺溪安都的工厂的印报机拆卸,并运往柬埔寨,以便印刷《柬埔寨星洲日报》。去年,《星洲日报》已经把该工厂转卖给一间木工加工厂,原《马来西亚日报》工厂真是面目全非了。
《马来西亚日报》的最后晚餐 
  那一年,《马来西亚日报》的管理层就举办一次员工告别晚宴,算是最后晚餐。  第二年(2001年)开始,每年五月一日劳动节,就由几位《马来西亚日报》前员工自动自发的组织聚餐,今年已是第六年。每年都出席二、三十人,今年的劳动节则有四桌聚餐,共有40人出席。虽然《马来西亚日报》看来复刊无望,不过《马来西亚日报》前员工仍然很珍惜同工的日子,大概每年都会举行这种聚餐。
  在《马来西亚日报》停刊那一年,有同工竟然“罢订”、“罢读”任何报纸一年,以无声抗议。  
  这几年的聚餐中,有者提出应该筹备出版一本由每位前员工执笔的《在马来西亚日报的日子》怀念书籍,也算是《马来西亚日报》的一份史料;也有者建议设置《马来西亚日报》网络版,透过网站或博客方式出现。不过,由于大家都在不同报馆或公司上班,除了年度聚餐,基本上没有一个领导核心。不过,大家能维持这种聚餐也算是《马来西亚日报》精神不死吧!   
  《星洲日报》先后于古晋及诗巫设厂,在不到四年时间里,《诗华日报》与《马来西亚日报》纷纷实质上已倒闭及被收购。
更进一步垄断有理?
  今年5月1日,《星洲日报》砂拉越版以四大版面报道该报在美里设厂开印的新闻,星洲媒体集团执行主席张晓卿(右图)强调:“媒体集团化不是一种垄断。真正有能力、有权力、有资格垄断和主宰报纸命运的是读者,不是报业的老板。”    
  他说,放眼我国近年来的报坛兴衰概况,没有一家报纸是在垅断的困局中被淘汰。    “《星洲日报》在古晋,诗巫,现在到了美里印刷,是要更好、更全面的服务北砂的读者,及为提高美里的人文素质。”【点击:《星洲日报》美里印刷推介礼 社长张晓卿演讲全文:大马媒体无法垄断】  
  这些话听在前《马来西亚日报》员工的耳中,有点心寒。《马来西亚日报》是活生生被并吞的本地报纸,《星洲日报》收购后连骨头都吞了,并且可以公开说没有报纸被淘汰!
  《诗华日报》实质上也因为《星洲日报》的竞争下成为牺牲品,若不是启德行集团接手,也已倒闭了!可以说刘会湘经营的诗华集团已经不存在了,现在的诗华集团结构已完全不一样了。
再说,《星洲日报》前往美里设厂,真如张晓卿所言,是为回馈美里读者及提高美里的人文素质,这是建立在他报的摧残及窒息另一间报纸生存空间的基础上,张晓卿的自圆其说,若参照《马来西亚日报》暂时停刊通告,大慨同样出于黄泽荣的手笔!
鱼虹里争江鱼仔  
  美里人口约23万,去年人口造假说有30万而得以升格为市;当地中文报有《联合日报》老树盘根,《星洲日报》在美里设厂,显然是冲着《联合日报》而来。  
  《联合日报》原名《美里日报》,创刊于1957年6月8日,销售网以美里等北砂范围及汶莱。1994年该报收购《中华日报》(创刊于1945年10月1日),并于2005年1月1日合并而改名为《联合日报》,不过在美里版还夹有《美里日报》字样的版面。  
  《联合日报》号称北砂及汶莱销路最大之中文报,看来随着《星洲日报》的设厂,会有一场苦战!  
  据悉,美里的中文报章的总销量约一万多份左右,若加上汶莱二、三千份,基本上是一个小市场。全国第一大报雄心勃勃欲瓜分这么小市场,令人费解;大集团通常要在人多市场大的地方大显身手,如今星洲媒体集团转战美里,犹如在小鱼缸里争江鱼仔!  
  《联合日报》在数年前聯同《马来西亚日报》就与《南洋商報》協议,在内版夹有数面《南洋精编版》,以充实西马及国际新闻;年前又与香港的《文汇报》进行类似合作。去年也与中國的《福州晚报》每周一增加该报精编版。不过,张晓卿入主《南洋商报》后,是否会让《南洋精编版》继续给《联合日报》,仍是未知数!  
  据已故刘子政著《砂拉越华文报业史》指出,诗巫华文报业自1939年开始,到了1990年代出版的报纸超过25种。其实,除了《国际时报》,砂拉越大部份华文报纸的创办人都与诗巫福州人有关,包括沙巴的《亚洲时报》及《华侨日报》。无独有偶,星洲媒体集团掌舵人张晓卿与《诗华日报》及《东方日报》业主,也都是诗巫福州人。   
阅读次数(386) 读者来函(0)
馬來西亞日報:暫停通告-無言的結局!
Posted by Picasa

5 条评论:

匿名 说...

因為張XX患上-趕盡殺絕徵候症 - 現在流行嘛.就好像老馬不也患上-產后徵候症.問題是如何幫牠渡過難關.前者較難,后者試開藥單如下:
1. 默讀可蘭經30遍;
2. 多與古人來往,尤其是阿都拉曼,胡先翁等;
3. 洽商建設馬式富貴山莊;
4. 成為遊月球第一馬人;
5. ....

匿名 说...

我還不明白為什麼人聯黨那時候需要抵制詩華日報﹐因為劉會湘和劉會洲不是親戚嗎﹖

我還記得這些糟糕的報紙﹐除了本地新聞以外都是抄外地的報章的新聞﹐難道不是抵觸別人的COPY RIGHT嗎﹖ 還有﹐那時候的英文報﹐SARAWAK HERALD和BORNEO POST的英文程度好爛﹐是不是那些FORM 3畢業的記者寫的新聞呢。這也是為什麼我們的社會進步得這麼慢

Mee Ling 说...

悼念馬來西亞日報……
小六時第一篇文章在此面世,
第一份稿費在此領取,
投稿的興趣在此獲得最大的滿足;
原來幾十年來仍熱愛投稿,
全是因為馬來西亞日報。

請問在哪可買到馬來西亞日報前員工
所寫的書籍?

匿名 说...

My friend told me that the boycott of See Hua Daily News by SUPP last time may be related to the bad blood between a Tan of Sin Chew with another Tan of See Hua originated from Bintangor. The 2nd Tan was rumoured to be instrumental in the fall from power of the PBS state government in Sabah - also last time. His power base is in Peninsular Malaysia and so not in good term with SUPP (and also the 1st Tan). Sounds confusing?
Ben-su-tong-gen-sen

匿名 说...

我们只能这么说,1996州选之后[非常烂的人联党]抵制诗华日报主要是因刘会湘被[大伯公]陈伯勤利用打击黄顺开.黄顺开与刘家和陈伯勤之间恩怨可蜗写成一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