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6-09

女皇道

  從電線路說起......
  上個世紀的五、六十年代,這條自詩巫市區通往新珠山的路叫做電線路,今天這條路仍然以電線及燈柱為奇觀!
這是在警察局總部前的水溝的倒影看燈柱及電線一景。

名符其實的電線路
民眾會堂前國油站的一段路
排排站的更多電線柱燈,經過那裡可以停一下觀看這種景觀,不過注意後來的車輛!

看到這種路況,女皇道也是應該擴建的時候了!

這個角度是在黃傳寛及許如衡門前的那段路,當然在下叫你看燈柱,所以看不到人的家
一旦這路擴建就再也看不到此情此景了!

電線交錯
  今天四十歲以上的詩巫人,對於《敦阿邦哈志奧本路》(Jalan Tun Abang Haji Openg)這條路的名稱可能還是習慣稱為《女皇道》(Queensway)。
  女皇道到了八十年代才改名換姓,更早的時候大約在六十年代,詩巫人可是叫它為《電線路》,當然因為電線交錯,燈柱排列而致的名稱。
開燈人
  据說當時在電線路的路燈,每當夜幕低垂時,有專人到每一個柱子前用小竹竿來打開關,然後燈就逐一的亮起來。他走過的路,光就隨之而來,黑暗就被驅走了,好一個神聖的工作。(當然若是你的孩子做這一行,你會認為他沒出息!?)
  第二天早上這位老兄又要在每個柱子的關燈。黃禎華形容他是開燈人。
肯特公主到訪
  當時這是詩巫市唯一條道路從市鎮通往新珠山。那是一條土築的路,是讓騎腳踏車和步的人使用的。在英殖民地時代這條著名的改名為《女皇道》,為了紀念英女皇表妹肯特公主代表她官式訪問詩巫的。
去紅毛化
  到了砂拉越通過馬來西亞獨立以後,這條康壯大道又改名為現在的《敦阿邦哈志奧本路》以紀念砂州第二任州長。由於國家主義的興起,不少外國人名字的路都被去掉,就是要去紅毛化。不過對於砂拉越人而言,似乎去紅毛化,加了馬來化,自英殖民地到另一個西馬殖民地,生活好了嗎?I doubt.
Journey's End
  其實,當時汽車能行的路僅到目前衛理神學院再進去一點,然後就是腳車及行人的路至新珠山。所以宣教士來到詩巫就把衛神這段路尾叫做Journey’s End。
  新的世紀這條路又要經過改建,要成為四線大道了!
  這是昨天在六區路前的英雄路交接的奧本交通圈所拍的角度!
  你我豈能對每天經過的路與美景視若無睹呢?
美麗的家園
  交通圈的蜜花與棕橺樹,天空的燕子與咕咕鳥,把詩巫當做美麗的窩;
  詩巫人沒有理由一直往外跑,豈不更應該把之當做世間最美的家鄉嗎?
Posted by Picasa

4 条评论:

ngae kc 说...

我还真的是对每天經過的路與美景視若無睹呢。那天读了“树殇”,问孩子,我们家前面路旁的树被砍掉了吗?so, you see真是罪过罪过。

匿名 说...

SIBU缺少了腳踏車﹐別說是什麼年代(免得自己的年齡跑出來)﹐我很懷念過去的時候充滿腳踏車的馬路。那時候我想SIBU人一定身體都比較健康﹐因為每天在運動。我們追隨西方﹐追求現代化﹐把一些價值觀的東西拋棄﹐實在可惜了。假如沒有看到這裡提到的電線柱和電線﹐我完全沒注意到如此的美景。SIBU主要幹路的規劃很糟糕﹐像女皇道和我的烏也路﹐不曉得有多少的生命喪失在車底下﹐依照個人的所知﹐每公里至少有一名死者。

Fisherman Horizon 说...

Sibu landscape planning is poor. The roads getting narrow and traffic getting worse.

匿名 说...

路與死

本來沒路
走的人多了
就成了路
魯迅說

本來有路
走的人少了
路繼續走
我說


永遠不死

死而后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