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2-21

马克吐溫故居门前听幽默大师"车大炮"Met Mark Twain at Carson City 2016

马克吐溫故居门前听幽默大师"车大炮"
梦里书阁(96)
《马克吐温选集》
作者:马克吐温
出版:[台湾]大方出版社
日期:1978年4月
  这本于1979年10月13日平生第一次去台湾时,在台北某书店(忘了哪家)买的书,似乎没阅完,去年到美囯Nevada州的Carlson市住一晚时,发现有马克吐温在附近曾住过的故居。回来后重新把书找出来,日前才阅读完毕,再次体会马氏的“幽默”,但以诗巫人的角度来形容的话,那是马氏的“车大炮"的文字。其中有两篇与新闻界有关的:“田纳西的新闻界"及“竞选州长"短篇小说,对于曾参与报界记者15年的在下而言,某些情节是有相似,引起心有戚戚然,不过,马氏的描写及形容是过分的夸大,就是“炮"车的太大了!
  这本书没有注明译者,共收录了8篇马氏的长短篇小说,包括一个兜销员的故事丶竞选州长丶田纳西的新闻界丶爱德华密尔士和乔治本顿的故事丶一件怪事丶被偷的白象丶夏娃日记及漫游散记。
  “你知道袛要兜销员一进了你的门,麻烦就来了,而且你总是失败在他手里。"      —— 《一个兜销员的故事》
  “你忠实的朋友,过去是正派人,现在却成了伪证犯丶小偷丶拐尸犯丶酒疯子丶贿赂犯和讹诈犯的马克•吐温。”——《竞选州长》
  “我从来没有见过一支笔像这样恶毒地连划带勾一直往下乱涂,像这样无情地把别人的动词和形容词乱划乱改。"——《田纳西的新闻界》
  “夏娃说:乐园虽然失去了,但我已经寻着了他,我很满意。他尽他所能地爱恋我,我以我的热情性格的全部力量去爱恋他。"
  “亚当说:夏娃在哪里,伊甸园就在哪里。 "—— 《亚当夏娃的秘密日记》
  “人生就像旅行,我常说:我们不会永久活在世上的,死了也没法带走。"
  “百慕大……,薰风絮语,花香扑鼻,安闲宁静得叫人的思想就像升华到了天堂一样;再加上业馀艺术家弹奏出来的琴声,更叫人想到了神仙世界。"——《漫游散记》
  “电报丶信件丶消息都到不了这里,令人有超然出尘之感。再想到我们後面岸上的芸芸众生照旧在那里受苦受难,再觉得自己飘飘欲仙了。"——《漫游散记》
  “在百慕大人的谈话里丶演说里丶文章里,洋葱总是一个非常流行而时髦的名词。在百慕大的譬喻中,它意味着完美——十全十美。"——《漫游散记》
  在漫游散记一文中,他曾提到在百慕大的夜晚走路时,在黑暗中出现一个人,要钱,而是要他捐一先令来盖造美以美新教堂呢!对於百慕大,他有另外着作:Mark Twain in Paradise,曾说过“你们如果想去天.堂,就去吧,但我宁愿留在百慕大。 (You go to heaven if you want to,. I'd rather stay in Bermuda)。看来在下倒是希望下一次的旅游可以把百慕大包括在其中了,读他的文章,对这个神秘岛屿充满响往呢!
  马克•吐温(Mark Twain,1835-1910),美国作家丶演说家,真实姓名是Samuel Langhorne Clemens,“马克•吐温”是他的笔名,原是密西西比河水手使用的表示在航道上所测水的深度的术语,意思是意思是「两浔深」或两度(two fathom,一浔约1.8米)。马克•吐温12岁时,父亲去世,他停学到工厂当小工。后来他又换了不少职业,曾做过密西西比河的领航员丶矿工及新闻记者工作。渐渐地着手写一些有趣的小品,开始了自己的写作生涯。
  马克•吐温一生写了大量作品,题材涉及小说丶剧本丶散文丶诗歌等各方面。从内容上说,他的作品批判了不合理现象或人性的丑恶之处,表达了这位当过“低端工作"的作家强烈的正义感和对普通人民的关心;从风格上说,一般读者都认为,幽默和讽刺是他的写作特点。他的思想和创作表现从轻快调笑到辛辣讽刺再到悲观厌世的发展。其实他对基督徒有微言,不满信徒未能实践他们所宣讲的内容。
  除了广泛的旅行,马克吐溫曾在密蘇里州、內華達州、維吉尼亞城、舊金山、夏威夷州、紐約州,康乃迪克州哈特福德等地方居住過。













马克·吐温照。马修·布雷迪1871年2月7日摄。

出生 塞姆·朗赫恩·克列门斯
Samuel Langhorne Clemens
1835年11月30日
美国密苏里州佛罗里达
逝世 1910年4月21日(74歲)
美国康涅狄格州雷丁
筆名 马克·吐温
職業 作家、讲师
國籍 美国
代表作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汤姆·索亚历险记》
配偶 欧丽维亚·兰登(1870年結婚;1904年过世)
--Wikipedia





2017-12-18

范天祥一生致力圣诗中华化








北京紫禁城太和殿曾响起韓德尔的哈利路亚颂,1935年五月天,美國卫理公会教士范天祥(Bliss Wiant)教授在此指揮六百人大專生合唱團,高歌頌主!这可能创下了一项记录!The Great Hallelujah - G.F Handel "Messiah" was sung by a 600 singers choir in front of The Hall of Supreme Harmony, Forbidden City, Beijing China, May 1935.Dr Bliss Wiant was the conductor.


梦里书阁(95)
《颖调致中华:范天祥传》
作者:范燕生
出版:[香港]基督教文艺出版社
日期:2016年月
  阅读这本关於一个美国传教士与中国的生命交流,《颖调致中华:范天祥传》是因为2008年其儿子范雷敦(Leighton Wiant)重返诗巫拜访他於1958-1972年间服侍的木桂兰农场时所引起的。2009年有机会拜访北京大学,获知其中一部份校园就是早期的燕京大学的校园。因此,七月到香港参加世界循道卫理的宣教大会时,特地到基督教文艺出版社购买了这本书。翻阅这本书发现与在下阅读过及编写的几本有关教会历史及宣教士的书籍中都有所串联。
  范天祥(Bliss M. Wiant, 1895-1975)美国卫理宗宣教士,中囯燕京大学音乐系创办人,为一九三六年版《普天颂赞》的音乐编辑,积极推动中国圣诗本色化,贡献巨大。这位音乐宣教士,他爱中国丶爱中国文化丶爱中国人灵魂,他在福音传播及文化交流的同时,不断努力使自己与国民更深认识中国,并毕生促进两国互相欣赏,彼此接纳。
  范氏一心推动中国圣乐本色化,比如至今仍流行在华人教会的圣诞歌曲:《一轮明月数点寒星》就是他创作的诗歌。但令在下阅读其传记是因为其中一个儿子,范礼敦,曾于1958-72年来到砂拉越的诗巫任职卫理公会农业教士14年,日前在美国安息主怀。从范天祥传记才知悉,范礼敦的中文名实是范雷登,那是为了纪念燕京大学第一任校长司徒雷登而命名的。
  书中提及范天祥是在年少时,在教会听到一位中囯宣教士蒲鲁士呼吁前往中国而有所感动。蒲鲁士是在莆田市前称兴化的宣教士,并於1912年安排百馀名兴化移民前来诗巫设立兴化芭的幕後功臣。除此之外,范天祥的一位哥哥范保罗,中文名为范哲明,也是一位宣教士,在福州美以美会的建筑师,後来与前来诗巫第一位女教士廉德耀结婚,并被调派前往韩国。
  圣经学者及牧者们,欲查考圣经需依赖串珠版圣经,不过翻阅起来,是有点吃力,今天则因为电脑的Google搜寻引擎的发明,让人查考及研读圣经轻松多啦!看来,阅读不同书籍也是可以让人把不同书中的人物给串联起来呢!本书由其子范燕生编写,除记述了范天祥的一生,亦侧写出中国在二十世纪所经历的折腾,倍添浓重的历史感。
  不过,更吸引在下进一步的延伸阅读是在书中页421的一张相片:范天祥於1935年在北京紫禁城内太和殿指挥合唱团。每年世界各国挤向中囯北京故宫(紫禁城)的游客超过千万,其中有太和殿丶中和殿丶保和殿,合称“三大殿”。太和殿是皇权的象征,俗称金銮殿,被称为中华第一殿。皇帝登基丶册立皇后等大典都在此举行。然而,恐怕没有几个人晓得于1935年五月底,太和殿前有一次由十四个大学中学联合举行的600人露天大合唱的演唱,总指挥是范天祥(Dr.Bliss Wiant,1895-1975,美国人。燕京大学音乐系创办人兼主任多年),李抱忱(1907-1979)是副总指挥。其中合唱韩德尔的清唱剧《弥赛亚》及李抱忱的“同唱中华”。这段的记录在一生抱着圣诗中国化的范天祥的日记或信件中没有很详细的记载,详参
(http://forum.lorein.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13036)及
(http://blog.sina.cn/dpool/blog/s/blog_672972fe0100jvnw.html)
摘自普天頌讚修訂版第153首
附錄:http://www.christianweekly.net/2004/ta9004.htm

一個不可忘記的人:范天祥先生


「一輪明月,點點寒星,映照羊身色如銀......」《一輪明月歌》這首讚美詩很多弟兄姊妹都非常熟悉,也很喜歡唱,但問到這首詩歌的作曲者是誰,恐怕很多人都不知道,他就是范天祥先生。
  從名字來看,很多人都以為范天祥是中國人,其實他是美國傳教士,英文名Bliss Wiant。一八九五年生於衛理公會一位牧師的家中,一九二○年畢業於美國俄亥俄衛斯理大學。一九二三年八月來中國,任職於燕京大學,在華居住了二十八年。他在華曾多年指揮燕京大學生合唱團獻唱《彌賽亞》,這是華人第一次接觸到韓德爾的作品。他先後完成《中國曲調複音處理的可能性》及《音樂在中國文化特點與功能》碩士及博士論文,並於一九四六年獲博士學位。他擅長彈鋼琴,曾經為孫中山舉行國葬儀式擔任司琴。一九五一年四月回國,在美國田納西州和俄亥俄州主持宗教音樂行政及教育工作。范天祥於一九七五年去世,享年八十歲,他曾為中國人編制聖歌,模擬中國原有樂調神情而作許多新調,他對於中國聖歌曲調頗有貢獻。
  一九三一年,范天祥協助趙紫宸博士同著一本《團契聖歌集》,是用於燕京大學基督教團契。他獨任選譜校樂的工作,詩集的詩歌多半是范天摩所選的,取材於現代詩歌如哈佛大學聖歌集、美以美會頌主詩、公理會讚美詩。在《團契聖歌集》的序言中,趙紫宸博士寫到:「他是音樂專家,選譜校樂、諧音協律、悉系精擅,有他至誠殷懇的協助,我的心頭就更熱切了。」
  一九三一年的《民眾聖詩集》亦是趙紫宸博士創作,由范天摩先生配以中國曲調寫成。創作目的是考慮到一般識字不多的平信徒們,應該用他們所能了解的語文和他們所能欣賞的曲譜來崇拜和讚美。這本詩集曲調都是中國調配和聲,據范天祥序裡說:「本集所收調,都是中國舊調未經絲毫修改,如『民間音樂』《小白菜》、《鋤頭歌》、《如夢令》、《江上船歌》等」。 《團契聖歌集》和《民眾聖詩集》可謂劃時代作品,是歷來將基督給以本色化的最大嘗試,就是將基督教與中國文化及民間生活打成一片,這是趙紫宸博士和范天祥先生做得相當成功的。
  一九三六年的《普天頌讚》,是由中華基督教會、中華聖公會、美以美會、華北公理會、華東浸禮會、監理會組成的聯合聖歌編輯委員會編輯的,由劉廷芳博士擔任編輯主席、文學委員會主席,范天祥先生擔任音樂主編。一共花了七年時間,全書共五百一十二首聖詩,其中七十二首具有中國風味曲調。范天祥先生在編輯、創作音樂的過程中,非常認真,提出不少好的建議,如曾經提出將本集中音樂上不合標準的佈道詩歌抽出一部分,另編一本佈道詩歌。《普天頌讚》內採用他所改編並配和聲的曲調多達四十七首,其中不少曲調可以說是出自他的手筆。《新編贊美詩》採用他的曲調有第三十一首、六十九首.......,現都成為國內外教會普遍流行曲調。一九三六年《普天頌讚》詩歌問世,其影響廣大,流傳深遠,成為劃時代創舉。它且是歷來最具有本色化與統一性的詩集,其中范天祥先生功不可沒。
  一九六九年,香港基督教文藝出版社把《普天頌讚》重新編訂,徵求各宗派意見,各教會都認為重編是必要的,並願意熱烈支持這件事工。文藝出版社又再徵求原來聯合聖歌編輯委員會及出版委員會在海外數位委員的意見,其中就有范天祥先生,他也十分贊同這件事,並到香港協助編訂增補工作。這本新版《普天頌讚》是一九七七年完成的,其中也包含了范天祥先生的心血。
  范天祥先生畢生研究中國音樂,在美國、東南亞各國介紹和宣傳中國化的聖樂。曾出版過《中國樂歌》(一九四七年紐約報)、《寶塔》、《中國音樂的特點與功用》(一九六六年),《新編贊美詩》第一百零一首《我有主耶穌歌》,他曾於一九六五年將這首創作聖詩譯為英文,配上和聲曲調,在美國出版。

范天祥的兒子
范雷登(敦)曾於1958-1972年在詩巫木桂蘭為農業教士
http://mengleiwong.blogspot.my/2017/10/blog-post.html
范雷敦( Leighton Wiant 1927-2017),於192710月在中國的北京出生,於1958-1972年轉來詩巫木桂蘭農場從事農業教士共14年。他於201792日美國的安息主懷,享年90歲,追思禮拜則於10811.30am假紐約州的Marion聯合衛理公會舉行。
1960年代,詩巫西岸的鄉區人民對於一個美籍的叫做范雷敦或譯為范禮敦(Bliss Leighton Wiant)的農業教士的名字,是很熟悉的。范氏是出生在北京,因為父親范天祥 牧師(Rev. Dr. Bliss M. and Mildred A. Wiant)是在燕京大學為知名的音樂教授,曾寫過一首“一轮明月,数点寒星……”的圣诞名曲:神子已生伯利恒。其父親把他取名為雷敦(Leighton)是紀念孩子的誼父,也是曾任美國駐中國的大使司徒雷登( John Leighton Stuart),同時曾出任燕京大學的校長。
范雷敦是四個兄弟排名第二,她的遺孀Dorothy Dean Wiant(61) Rebecca McGinnis (nie Wiant), Daniel Wiant, Matthew Wiant,共有8名孫子與一名曾孫。
范雷敦就讀於燕京大學,並在俄亥俄州立大學、俄亥俄衛斯理大學Cornell大學考獲農業及鄉區社會學等學位。他曾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在上海弟兄服務單位參與非軍事的工作。後來,他前往菲律賓任教及高中的校長,同時於1958-1972年在砂拉越的詩巫木桂蘭農場為農業教士約14年。在返回美國後,他也是美國跨州的宣教老師共2年,後來就在Mrion負責Deanvale農場17年,一直到退休。在期間,他活躍於Marion聯合衛理公會參與社區活動,包括分發食物給有需要者。兩年前他夫婦倆遷往
馬利蘭州Gaithersburg的亞斯理衛理村。
20084月間,范雷敦夫婦帶著兩個子女從美國來到詩巫,本報總編有機會帶領他們到木桂蘭農場走動,找到早期衛理私立中學的舊址。當年他曾協助尋找25千美元充建築校舍。1972年由於他的反共立場,引進砂共的注意,並表示已被列入黑名單,因此造成他及家人不得不離開返回美國。2008年他們舊地重遊,對於教會把一部份的土地租給人充油棕園坵有意見,稍後還致函給年議會反映說,世界人口愈來愈多,糧食愈來愈少,豈可以拿來種植經濟作物?!何況當年拉者政府給一大片土地給教會除了希望生產糧锒,也是要成為社區的農業中心,引進各地改良品種的家禽,如豬、牛、羊等。

2017-10-08

盛開的花花世界The world of FLOWERS

2017年被視為是閏年(大年),因此很多花草都會開花,無論是榴槤、橄欖、山竹、紅毛丹到各種的花花草草都會開花,開很茂盛的花。這是過去一兩個禮拜來在岳父農場的花花世界,花不迷人,人自迷......那一種花你最喜歡呢?











2017-10-06

木桂蘭農場宣教士范雷敦安息主懷





范雷敦( Leighton Wiant 1927-2017),於192710月在中國的北京出生,於1958-1972年轉來詩巫木桂蘭農場從事農業教士共14年。他於201792日美國的安息主懷,享年90歲,追思禮拜則於10811.30am假紐約州的Marion聯合衛理公會舉行。
1960年代,詩巫西岸的鄉區人民對於一個美籍的叫做范雷敦或譯為范禮敦(Bliss Leighton Wiant)的農業教士的名字,是很熟悉的。范氏是出生在北京,因為父親范天祥 牧師(Rev. Dr. Bliss M. and Mildred A. Wiant)是在燕京大學為知名的音樂教授,曾寫過一首“一轮明月,数点寒星……”的圣诞名曲:神子已生伯利恒。其父親把他取名為雷敦(Leighton)是紀念孩子的誼父,也是曾任美國駐中國的大使司徒雷登( John Leighton Stuart),同時曾出任燕京大學的校長。
范雷敦是四個兄弟排名第二,她的遺孀Dorothy Dean Wiant(61) Rebecca McGinnis (nie Wiant), Daniel Wiant, Matthew Wiant,共有8名孫子與一名曾孫。
范雷敦就讀於燕京大學,並在俄亥俄州立大學、俄亥俄衛斯理大學Cornell大學考獲農業及鄉區社會學等學位。他曾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在上海弟兄服務單位參與非軍事的工作。後來,他前往菲律賓任教及高中的校長,同時於1958-1972年在砂拉越的詩巫木桂蘭農場為農業教士約14年。在返回美國後,他也是美國跨州的宣教老師共2年,後來就在Mrion負責Deanvale農場17年,一直到退休。在期間,他活躍於Marion聯合衛理公會參與社區活動,包括分發食物給有需要者。兩年前他夫婦倆遷往
馬利蘭州Gaithersburg的亞斯理衛理村。
20084月間,范雷敦夫婦帶著兩個子女從美國來到詩巫,本報總編有機會帶領他們到木桂蘭農場走動,找到早期衛理私立中學的舊址。當年他曾協助尋找25千美元充建築校舍。1972年由於他的反共立場,引進砂共的注意,並表示已被列入黑名單,因此造成他及家人不得不離開返回美國。2008年他們舊地重遊,對於教會把一部份的土地租給人充油棕園坵有意見,稍後還致函給年議會反映說,世界人口愈來愈多,糧食愈來愈少,豈可以拿來種植經濟作物?!何況當年拉者政府給一大片土地給教會除了希望生產糧锒,也是要成為社區的農業中心,引進各地改良品種的家禽,如豬、牛、羊等。
  范雷登與家人於2008年重返木桂蘭時影.



Bliss “Leighton” Wiant was born in October of 1927 in Beijing (Peking) China, to Methodist missionary parents and professors, Rev. Dr. Bliss M. and Mildred A. Wiant (faculty at Yenching/Beijing University). Leighton was named after his then-Godfather, the U.S. Ambassador to China, John Leighton Stuart. Leighton was the second of four siblings, all of whom survive him: Allen, Cecilia, and Ben. He is survived by his wife of 61 years, Dorothy Dean Wiant, a native of Marion, NY, now residing at Asbury Methodist Village in Gaithersburg, MD, where they moved two years ago. Leighton is also survived by three children, Rebecca McGinnis (nie Wiant), Daniel Wiant, Matthew Wiant, eight grandchildren, and one great-grandson. 

Leighton was educated at Yenching University (two undergrad yrs), Ohio State University (two yrs Agriculture), Ohio Wesleyan (BS Agriculture), and Cornell University (MS Rural Sociology). He participated in a non-combat role in WWII with the Brethren Service Unit in Shanghai, China. After completing his academic studies, Leighton served roles in teaching and mission work in the Philippines as a teacher/high school principal; in Sarawak, Malaysia, developing the local economy in a rural village for 14 years; as a lecturer about missions work across the U.S. for two years; and in Marion, NY, operating the Deanvale Farm for 17 years before retirement.  

Leighton was active in community outreach in Wayne County, NY, an active member of the United Church in Marion, and a participant in countless programs to supply food and support to the needy. He is remembered for his love of family, love of music, dynamic Christian faith, and kindness and support for all. A memorial service to celebrate his life will be held at 11:30 AM on October 8 at the United Church in Marion, NY, located at 3848 N. Main St.
(GBGM)

Brief introduction of Leighton Wiant and Dorothy D. Wiant

Leighton Wiant was born in 1927in Beijing, China, of missionary parents. His father Bliss Wiant was a brilliant musician and song writer, in addition to having many other talents. Leighton received a BS degree from Ohio State University, and an MS in Agriculture from Cornell University.
From 1946-9, Leighton served in the United Nations Brethren Service Unit in China helping to reconstruct war-torn agriculture. Then he served a term as an agricultural vocations teacher and Principal in Luzon, the Philippines.
He served in Sarawak, Malaysia, from 1958 to 1972.He was stationed at the Bukit Lan Methodist Agriculture Center, where he taught subjects in agriculture and farm work practices, to students of Chinese descent. The Foochow pioneers had arrived inSibu in 1903, and by the 1950s, two whole generations had been living in the Rajang Valley.
Besides the Chinese, he also taught Iban students from the neighboring longhouses such as Bawang Assan.
However, the Red Communist Insurgency, which occurred just slightly after the formation of Malaysia and the Independence of Sarawak within the Malaysian Federation, forced the Wiant family to return to the United States in 1972, much to the disappointment of his beloved students at Bukit Lan. Leighton was even “blacklisted” by the Communists, and hence his life was in danger.
Bukit Lan is undulated riverine deltaic land which is very suitable for tropical agriculture.Fruits, vegetables, rice and even oil palms had been grown here to great levels of success. Some cattle and other domesticated animals were also reared. The aim had been to become a model farm for the entire Third Division area around Sibu, Sarawak.
The commissioned block of Secondary higher education classrooms in Bukit Lan was sponsored by a German Christian Organization via contributions supporting “The Daily Bread” magazine. They raised US $25,000 to help construct the building.However only US $10,000 was spent, resulting in construction of only 11 classrooms. It was very sad when he left, and disappointing too, forhe had seen, written on one of the classroom blackboards, a huge graffiti slogan reading, “Destroy Malaysia!!”
Mrs. Wiant (the former Dorothy Dean) was born and raised in Marion NY, USA, and has a BA in Education from Cornell University.After graduation, she spent a year in Juneau, Alaska, USA, as a youth director working with Inuit Indian and white teenagers.
Following that assignment, Mrs. Wiant was an International Farm Youth Exchange delegate to Australia for six months, where she lived and worked with farm families, before joining her husband in his work in the mission field, in SE Asia.


The Wiants have three children.



范雷敦手繪的1970年代的木桂蘭農場示意圖
Bukit Lan Farm Sketch 1970's by Leighton Wiant

2017-08-31

詩巫上電視

CCTV4





家在马来西亚 Malaysia My Home
沙巴与砂拉越华人故事 (13集 x 60 分钟, 2009)
从2000年开始构想和搜集资料,2005年开始拍摄第一部曲,2006年拍摄第二部曲,2009拍摄第三部曲,历时10年,横跨西马与东马两岸共13个州属,纪录一个完整的马来西亚数代华人南来奋斗的真切历史与薪火相传的动人事迹。这是生活在马来西亚的600万华人最真实生活的影像纪录。这是我们几代人在这片土地上的生存故事。
这部以打破陌生、拉近两岸华人的距离,并让马来西亚华人的故事更趋向完整为目标的纪录片《家在马来西亚-沙巴与砂拉越华人故事》,于2009年11月29日(星期日)起于Astro AEC(301频道)黄金时段晚上9点正隆重推出。



第7集《家在新福州-砂拉越诗巫华人的故事》
播映时间:10/01/2010 9pm Astro AEC (301)
诗巫是砂拉越州的第三大城市,素有“新福州”之称,是中国福州以外,最多福州人聚居的地方。
位于拉让江畔,福州文化浓郁的诗巫,在迎来福州人以前,其实是漳泉人最先落脚。他们大多经商,并为诗巫带来了漳泉人的文化,即大伯公信仰。如今耸立在拉让江边的永安亭大伯公庙,已超过百年的历史,是诗巫发展历史的活遗产,也是见证者。
《家在新福州-砂拉越诗巫华人的故事》这一集不但叙述了诗巫这座百年老城的开埠历史,也通过饮食、经济及信仰等方面来展现诗巫浓郁的福州文化。
诗巫有“新福州”之称,是因为1901年,福州人的领袖黄乃裳带领同乡,分批前来诗巫开荒,并建立了福州垦场,而黄乃裳更被后人称为“新福州之父”。带领福州垦场进入另一个黄金时代的,还有美国的富雅格牧师。他为诗巫带动了文明发展,因而被称为“新福州发展之父”。福州人的南来与卫理教的密切关系,也为这座城市带来了文化信仰的内涵,诗巫更曾被称为“卫理之镇”。卫理教随着黄乃裳带领的福州人落脚后,也为诗巫的华文教育发展贡献出巨大的力量。
福州人下南洋,被形容为带来了“三个头”及“三把刀”。“三个头”即指锄头、斧头和人头,概括了福州人对诗巫立下的开埠功劳;“三把刀”则是菜刀、剃刀和剪刀,说明了福州人落脚后讨生活的三大传统技艺。通过《家在新福州-砂拉越诗巫华人的故事》,我们将看见诗巫华人在传统与新生之间和谐并存的多样面貌,展示了砂拉越诗巫华人的生存之道。

2017-07-25

世界循道衛理宗華人教會聯會的歷史短片

這是在香港舉行的第七屆世界循道衛理華人教會宣教大會上及一個工作坊上播放的短片。該片由砂拉越衛理公會華人年議會文字事業部幹事暨衛理報總編輯黃孟禮主編及監製的世界循道衛理宗華人教會聯會的歷史短片。歡迎參閱、指教及修正。手冊的中英簡體版將於不日出版,希加以垂注。任何查詢可以致函:mengleiwong@gmail.com

2017-06-21

台灣宣教士鏡頭下的70年代長屋風俗活動

1970年代
台灣宣教士張天成鏡頭下的砂拉越伊班人生活及風俗活動
Iban Customs and  Rituals in Long House during 1970's, photo taken by Taiwan Missionary.



張天成--七十年代到砂拉越伊班長屋的台灣宣教士
還在了解進行的活動是有關什么儀式














張天成是1971年5月,與台灣其他原住民的林金元、高清玄、陳榮福、吳明義、張天成、李學聖、曾傳火及全所哲等八位原住民宣教師,前來砂拉越伊班族群當中宣教。在下於2014年10月30日在台灣的基隆訪問張天成夫婦時影。相片翻拍自他的slide的放映,所以不是太清晰。


張天成牧師,是台灣阿美族,原名Samohan,來到砂拉越被長屋居名稱呼為Ah Chang.
他於1973-1975年,有三年期間,在砂拉越的詩巫、民都魯、加帛等地的長屋向伊班人進行福音宣教工作。
張天成的夫人為陳清美(碧瑤Piyaw)。天成是於1931年出生於台東成功村,他是祖父母就是基督徒,本身則到18歲才受洗。他是家裡11個兄弟妹裡的老大,後來在花蓮玉山神學院畢業,並接受台基督長老會中會的差派前來詩巫的。他的太太是第二年帶著三個孩子也去的。當時這三位孩子唸詩巫黃乃裳中學的高中與初中。女兒後來嫁到新加坡去。
張表示在詩巫先學六個月的伊班話。
在民都魯時,他被派至坐長舟約二個小時的Sg Sujang的TR Usiok長屋。師母則留在民都魯民恩堂牧師屋居住,當時民恩堂是黃朝邦牧師為主理。
第二年,張被派至加帛上游的Nanga Mujong的長屋。不過,後來因為高血壓,高居不下,他先在加帛基督醫院留醫,後來到詩巫中央醫院住了兩個月。由於這個原因,台總會召他回國,因此他在砂拉越僅逼留了約三年。不過,他於1990年後,又前後率領短宣隊回到砂拉越的長屋兩次,與其他台灣宣教士一样,他們對於伊班人的生命與靈性都很有負擔。
2014年10月30日在下由台灣宇宙光的黃八萬兄的帶領下,到基隆訪問了張天成夫婦,當時他已中風,說話有困難。不過,他還是播放了幻燈片給在下拍攝。

2017-06-19

2016年阿美利堅之旅(12):魔鬼山Devil's Tower & 總統山Rushmore MT

12天:2016824日(星期三)
Devils Tower廆鬼塔是美囯第一个囯家纪念区(1906),对印第安原住民重要象征意义。
Mt Rushmore National Memorial(总统山)
住宿:Custer City Days Inn
魔鬼山Devils Tower, Wyoming




魔鬼塔国家纪念区(Devils Tower National Monument)是一座美国国家纪念区,属美国国家公园体系,并由美国国家公园管理局负责管理。每年约吸引40万观光客参访丶4千人尝试攀爬登顶。主要景观是怀俄明州东北部的一座火成侵入岩或火山颈。高度约386公尺,海拔高度则为1558公尺。顶部面积约91m×55m。
这个地方原本是印地安人的圣地。白人第一次踏足於这个地方则是由美国陆军上校理查德·道奇 (Col. Richard Irving Dodge) 率领勘测队在1875年来到怀俄明州时首度留下纪录。多年以後,在1906年,热衷野外生活的年轻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 (Theodore Roosevelt) ,以通过引用古迹保存法案 (antiquities act) 把魔鬼塔设立为全美国第一座国家纪念区。(资料取自wikipedia)

Prairie Dogs

草原犬鼠(Cynomys)也常稱作土撥鼠
Mount Rushmore National Memorial a batholith in the Black Hills in Keystone, South Dakota
總統山









拉什莫尔山国家纪念公园(Mount Rushmore National Memorial),或译为若虚莫山,俗称美国总统公园丶美国总统山丶总统雕像山,是一座座落于美国南达科他州基斯通附近的美利坚合众国总统纪念馆(United States Presidential Memorial)。公园内有四座高达60英尺(约合18米)的美国历史上着名的前总统头像,他们分别是华盛顿丶杰斐逊丶老罗斯福和林肯,这四位总统被认为是美国最伟大的总统,代表了美国建国130年来的历史。整个公园占地面积1278英亩(5.17平方公里),最高处海拔为5725 英尺 (1745 米)。公园由美国内政部下属的一个分局——美国国家公园管理局进行管理,每年能吸引大约两百万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1885年,美国纽约的着名律师查尔斯·E·拉什莫尔(Charles E. Rushmore)将其在南达科他州布拉克山(Black Hills)所拥有的矿山附近的一座花岗岩山以其姓氏命名为“拉什莫尔山”,这就是拉什莫尔山名字的来由。数十年后拉什莫尔山国家纪念公园的建造计划正式启动后,拉什莫尔本人还曾捐助了5000美元。在拉什莫尔山上建造雕塑初衷是为了吸引更多的人们前来布拉克山地区旅游,然而这个建造计划却引发了美国国会和时任总统卡尔文·柯立芝之间旷日持久的争论。最终,建造计划获得了国会的批准。整个工程的建设于1927年开始,并于1941年宣告完成。(Wikipe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