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成績佳 報章仍不及格
每年本地報章在小六、七號(UPSR)、九號(SPM)及十一號(STPM)會考成績出爐後大篇幅報導,今天的九號成績出來全砂三萬627考生的及格率超過全國及格率,更是大書特書,這當然是可喜可賀的。
全砂5人考獲13科1A詩巫佔了四人,其中衛理中學佔兩位,他們是江丞茵與陳一伶,聖伊麗沙白的黃小及德聖的黃莹莹。衛理中學一路來都是詩巫各中學成績最佳者,這次也不例外,495名考生及格率100%,118人考獲6科1A。
然而令人大跌鏡的是媒體尤其報章的報導仍以成績最佳者冠以“狀元”稱之,過去幾年在下就曾指出這種中國科舉的產物既使要用也要了解當時的實際情況。每一年只有一個“狀元”吧了!“狀元”是成績最佳者,除了13科1A是“狀元”,西馬南洋商報刊登有兩位是15科1A被形容是“狀元中的狀元”。這實在濫用了狀元這個名稱。我想古人知道今人把他們所發明的科舉能發揮的淋漓盡致,會感嘆人心不古,而會頒這些媒體以新聞報導狀元獎!
全國學術績佳,不過媒體仍然不及格!
當然與年輕學子們有以下的勉勵,這倒是在幾年前所寫的一篇文章,現摘錄如下:
不是終點,只是過程
三年前來到中國的南京,參觀了具有八百多年歷史的古代科舉考場-江南貢院,印象深刻。自主(B.C.Before Christ直譯)前最後一個世紀的以德行道藝而擠入官僚體系的舉薦方式到九品中正制,及稍後主後六百年期間的隋唐時的科舉制度,一直到廿世紀初進入近代教育制度,多少學子經歷多少寒窗的苦讀與煎熬,小考、大考、聯考、統考......真的好烤人,少部份的人通過了考關而熬出頭,但大部份的人都沒達到要求,還考的焦頭爛額,考的神經衰弱。
綜觀一千多年來的考路,血汗斑斑,古早人以功利與八股為導向,但人類進入第三千年,教育制度仍然在成績、功利與預設思想中打滾。教育的原來精神是要讓人懂得做人、求知、啟發、創意與分辨是非;今天卻在惡補及精英文化下,本來充滿朝氣的輕輕學子們,被扭曲了歡樂與純真。更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報刊至今在會考放榜時,仍以“狀元”來突出成績優秀者,科舉的幽靈每年都會被釋放好幾次。古早考試分很多種類,而以“進士科”最有地位,幾相等於今天的博士級。在以後,考試及格的第一二三名,更專稱為“狀元”“榜眼”“探花”,尤屬光榮中的光榮。今天每一級會考都有狀元出現,真的有點濫用了。
人生一個關卡
其實考試只是人生旅程中的一個關卡,或一道門檻。人生其實就是由一連串的關卡所組成的,然後人生也是由另一連串的克服與超越所達致。在面考試、關卡與門檻時,固然會造成壓力與困難,不過那不是人生的終點,只是一個過程。無論是學識上或心靈上,每個人的身心靈都是循序漸進,逐步邁向完全。考試成績如何不是最重要,關卡還是要跨過去,路還是要走下去。
當代聖經的歌林多前書十章13節無論你們遇什么罪惡的試誘和磨煉,都不要以為是空前絕後,不能忍受的事。要知道在你以前的人,都遇過同樣的困難。上帝是誠實可靠的,祂斷不會讓你們落在忍無忍的試誘和磨煉中。到了山窮水盡的時候,祂會為你們開闢出路,使你們可以忍受得住。
(此文原刊於衛理報529期)
4 条评论:
在中国历史上,所谓「状元」一词出自唐代科举制度,意谓着是「全国第一名」。而本地一些文学工作者也曾在报章上发表,希望能够纠正「状元」含意。但很不幸的,本地新闻工作者「不长进」,仍然以「状元」称呼成绩优异者。「状元」应该是由教育部甄选出来,也就是说在所有考满分(全部A)之中挑出最好的一位才算是「状元」,其他仅算是优异生。
我们的家长和校方思想已经开始偏离「教育」真意,考13A又怎样?如果认真研究简直是浪费学生时间及资源,不是吗?上了十号班还能拿13科吗?如果不能,岂不是浪费?就拿医科入录准标而言,在澳洲和英国读医科主要注重四科目:英文,高级数学,生物,化学。去台湾读医科也只增加一科华文就行了,何必用到13科那么多?
我国学生拿了那么多A,在外国读大学是否有突出表现?不见得。我们学生拿了多A也比不上人家少A,结果是一场空,反而使学生浪费在多馀的课业上,所以,我们一定要纠正家长和校方不对的思维。
「教育」在于「精」不在于「量」,考到愈多A只是荣耀并不见得「实用」。最重要是懂得往自己兴趣方向发展,这就是西方所谓的「自由教育」,「终身学习」精髓。
這個回應很精彩,我們只注重精英教育,沒有重視實用教育,那么我們應該如何重整我國教育制度呢?
我們的教育己失去教育原有的崇高理想, 從小學開始, 家長教師就要求學童考好成績, 人格教育彷彿己不再重要.看到報刊成績優異學生歡欣的模樣, 有誰曾想過, 對那些不在照片上的大部份考生, 又意味著什麼?
在小學階段, 只為了那七個A,許多孩童因此失去了童年.
有一位长居澳洲的诗巫人说:SPM及STPM学生不可以补习,他们考到好成绩大部份是补习老师的功劳,不是他们本身发挥努力所致。很多大马学生在本国考到多少A成绩后,结果到澳洲升学面对「自主与独立」思想问题,证明长期补习害了他们。大家不要忘记,上了大学是没有补习的,家长与学生们要谨记这一点。
我们必须读「活书」,将视野放大,吸取多方面的知识。我们也不要鼓励学生拿太多的科目,这样做除了满足自己多A心态之外,对本身没有好处,一旦进入大专院校,有须要如此多A吗?在公共考试考到多A的学生并不能证明将来进入大学就一定比别人行!俗话说:成绩好的学生赚钱并不会比成绩差的学生多,他们事业也不见得一定有保证。最重要就是活用每一个人
长处与潜能。
80年代,台湾教育部就是从这方面着手改革教育政策,那些无法进大学的学生被分派到其他工专,商专就学,造就了90年代与2000年初台湾经济奇迹,全民各有所长。现在是因为政治因素和意识行态导致台湾开始被抛在后头。
我们大马教育政策失败不能单单怪「拐杖文化」,教育部官员的态度有问题,种族意识行态作崇。大学先修班与STPM怎能可能是同一水准,如果不是政策「放水」,政府何必要另外设立先修班(9成是给土著学生)?
话说有一位华裔优秀生表示,他很幸运获选进入仅分配10%大学先修班就读,老师会提供考试范围,几乎告诉学生明天会考什么!然而,在STPM就读学生却自行摸索。虽然书本相差不多,但考试时却有安排,也难怪教育部官员说水准是一样的。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