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3-17

317是新福州墾場感恩日子

福州墾場拓荒背後的動力

  詩巫福州墾場的開發與進展與美以美教會(現稱衛理公會)有密切的關係。
  港主黃乃裳本身更是受美以美教會的影響,以致有了福州墾場拓荒的創舉。
黃乃裳利他主義的塑造
  1866年12月16日,黃乃裳18歲時與族叔黃福居是閩清首批受洗的基督徒。他的信仰影響了他一生,塑造他成為利他主義者,維新志士,憂民愛國者,拓荒者,傳道者與革命黨人。最終有了移民南洋的拓荒舉動。
牧師派兒子同往安民心
  在招募農工時,他就透過教堂牧者的勸說保證,在古田還與陳長惠牧師組織公司專司移民事宜。經過三個月的奔波,黃乃裳選得五百多人,屬於基督徒者三分之二。換言之,新福州墾場的參加者是由傳道發起的,會友嚮應,並由牧師兒子同往。
會督適時出現撫移民
  當農民聚集在福州市的衛理天安堂期間,宿在其中並參與祈禱禮拜。農民欲上船啟航前,天安堂牧師在碼頭為他們祝禱送行。在新加坡的美以美會督萬會督Bishop Warne上船鼓勵士氣,並與移民一同前往詩巫。
抵步翌晨對上主感恩禮
 1901年3月16日,他們終於來到了詩巫的新珠山,先兩個月來的第一批鄉親們等候在碼頭上,「數十人歌宗教之讚美詩為歡迎」。此日標誌著新福州墾場的永久紀念日。
  第二天3月17日(星期日),萬會督就在墾場上主持了第一個崇拜,有十二位自中國前來的移民於當晚受洗。當時幾乎福州墾民到一個新地方墾荒,教會與學校是並肩發展的,有禮拜堂就有學堂,有學堂就有禮拜堂。這是早期新福州墾場的發展模式。黃乃裳也常在教堂向墾民作勸慰激演說。
  一個月後,四月間,砂拉越拉者二世,親臨王士來視察,抵步時,墾民們分列兩旁迎迓。陳觀斗奏手琴,黃乃裳帶領會眾唱讚美詩一首『我讚美天父」。
  由此可以看出,整個福州移民來詩巫的過程,都有美以美教會在支持參與。詩巫、福州人、美美教是三合一,密不可分割的關係。衛理公會對於福州墾場的影響是水與泥混在一塊的。當時就有人形容詩巫衛理公會與詩巫福州墾場,如同孿生兄弟,關係至深。
  黃乃裳本身在七十自敘中也提到移民的成功「非基督教的作……未始不廢墮于半途矣。」
得永久地契落地生根
  1905年美以美會另一名會督奧漢牧師Bishop Oldham 前來新福州墾場視察及為華人解決墾務,同時代表墾民向拉者要求取消債務,使墾民成為自由人。同時協助福州人得到永久地契,使福州人奠定了落地生根的想法,並吸引更多中國親人前來參與墾荒工作。
  若黃乃裳是新福州墾場創始人,富雅各就是新福州墾場的發展之父。沒有黃乃裳就沒有新福州,沒有新福州也就沒有富雅各。黃乃裳完成了歷史的使命,成功把福州人移往詩巫,富雅各繼往開來,承先啟後,把新福州墾場發揚光大。富先生在詩巫卅二年時間,把詩巫推上了文明、現代化及繁榮的列車。
  雖然沒有用衛理教會名義,不過教會的傳道、會友甚至會督都直接參與開發福州墾場事宜。我們幾乎可以說沒有衛理教會的傳道、會友,就沒有新福州墾場事蹟發生的。
  除了富先生,擔任教會要職的劉家洙在黃氏回國後也負起墾民與政府間事務,並於1925年出任區長團的主席。黃景和更是墾場第一位試種橡膠成功者,使移民出現經濟轉型,也安心在墾場持續下去。當時在教會中擔任要職j者也是社會賢達與領導者,教會與社會有重疊情形,著詩巫第一本華文書「砂拉越國志略」作者林守駰直接指出「詩巫福州墾場是福州衛理會友們所創始者」。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