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下半年六旬老翁的立志:
每月閱讀一種書
雙周主持悅讀會
每周一篇閱后感
2016啟新頁(Page)
https://www.facebook.com/cmmbookclub/
每日踩踏30公里
每日一面文字(Word)
每周一"何必"茶會
每周農塲勞動勞動
梦里书阁(21)
《从南大到北大》
讲不完的故事
作者:钟志邦
出版/发行:玲子传媒私人有限公司
日期:2016年2月
定价:新币29.90元
页数:557
“一个人的故事,他人的故事,大家的故事。"
今年九月初,在下到美囯休士顿参加世界卫理大会的一 个宴会,四十多年前的一个家乡邻居的小妹,送一份神秘的 “生日礼物”,是一本厚达560页的书,是曾任新加坡三 一神学院院长钟志邦志邦教授的回忆录,让人很惊喜。回家 事忙到了一个月后,才翻阅并在一两个礼拜内读完。
亚洲知名基督教学者
在下对这本书作者,亚洲知名学者钟志邦博士,已经认 识了可能有30年了,他屡次受邀来砂拉越卫理公会的各个 场合演讲,在下曾数次以《马来西亚日报》及《卫理报》记 者编辑身份采访过他。钟博士是一名演讲幽默丶深入淺出, 配合其肢体语言,很容易抓住人心。平时他谈吐风趣,为人 随和,平易近人,是很容易亲近与相处的人。他的学术领域 和兴趣包括圣经学丶神学丶哲学丶汉学等。绘画艺术是他的 业余爱好,曾多次获奖,并经常参与国内外的展出。中英文 着作以国内外出版的文集和学术刊物为主。中文书籍近作有 《约翰福音注释》(上下卷,上海三联)《政教分离是个神 话?》《北大文集》等。他真是一位多才多艺的学者。
这本长达30万字的回忆录《从南大到北大——讲不完 的故事》是今年二月出版的。钟志邦出生於马来半岛的怡保 ,毕业自新加坡南洋大学,曾到英国伦敦丶爱伯丁丶牛津以 及美国哈佛大学深造。在书中可以看出他总不断强调自己是 怡保人,自己是新加坡人,自己是南大人,又曾留学以上几 座大学,又因为近20年来,在中港的多所大学为客座教授 而引以为荣。他也不继重複形容自己是一个平凡人。“然而 ,我也相信自己所讲述的一些事,却是不太平凡。”
个人记忆集体记忆
钟志邦在书中以文字讲述自己过去70年来所经历的一 些“故事”。他在序中引用莫言的话:“对一个作家来说, 最好的说话方式是写作。我该说的话都写进了我的作品里, 用嘴说的话隨风而散,而笔写出来的话永不磨灭……。"他 表明每个故事都有其历史背景和时代意义,如第一章他写怡 保的童年时,也把二次战后马来亚半島的政治局势和演变至 新加坡退出马来西亚的过程有所交待。全书分为36章,从 第一章的“从怡保火车站讲起”到最后一章的“告别了建国 总理李光耀”,内容涉及钟氏在高等学府的学习与生活,以 及中国知名大学教学的经验。在过程中,作者也会把相关人 物稍加介绍,如第二章写南大的故事,谈到韩素音、于右任 、罗素等,在下也曾在诗巫的于右任书写的林子明中学及中 正中学的招牌字墨的两所学校唸过书,可惜的是这两块招牌 都被拆了,知名书法家在本地遗迹已不留餘痕,真是可嘆!
书中也另辟篇章,写了钟氏所认识的吴德耀丶新加坡囯 宝潘受丶金鲁贤主教丶丁光训主教丶汪道涵等知名人物。其 中吴德耀教授于1990年曾受邀來诗巫演讲,在下曾採访 他並配合讲题分三篇刊在《马来西亚日报》,另外一篇则就 “嘗试反應吴德耀博士的宗教问题”为题则刊登在《卫理报 》。后来收录在在下于1991年出版的第一本书《薪火集 》頁121-136。
钟氏在书中也提及成为基督徒及如何參与學生工作,担 任神學院院长等,当然其中也涉及一些宗教及中国的某些敏 感课题,如六四的看法及宗教经验的问题等。由于他常被囯 內外传媒邀请作时事评论,並多次担任中囯中央电視台(C CTV)和新加坡电視台的节目,並曾在1990年代在下 安排下受诗巫电台的访谈,可能地方小,鈡博士沒例入其简 介中。不过,近年来诗巫却频频受台湾娱乐电視台、Ast ro及中囯的电視台的“青睞",多回来此地访问及作节目 ,包括近日CCTV4《远方的家》专辑,在诗巫单元中, 都访问在下谈一些诗巫的简史呢!
從这本书可以看到钟博士是一位博学多才又視野甚广的 一位学者,可以让人对那个时代有了更全面的了解。若要找 出书中的一点毛病的话,那就是有很多“今天丶今年丶昨天 丶前天”的字眼用好多,但後面注明的日期则从2013- 2015年发生的事都有,让人读了有点混淆。其实各個事 项,有了年间就够了。这可能因为他有日记或记录的习惯。
与钟博士见面的最近一次,也有7丶8年了,应该是2 009年十二月间,在跟世界循道卫理宗联会领袖们到中国 北京丶天津丶山东一带访问,在北京的一个晚宴上,随行的 有张振忠牧师(现为新加坡卫理公会会督)及香港卢龙光牧 师(前香港崇基神学院院长)邀请他出席。记得当晚户外温 度约摄氏零度,但室内几位学者却兴致很高昂,闹哄哄的不 亦乐乎。当时他送给小弟一本《季羡林谈人生》的书,这是 下一本要报告的《梦里书阁(22) 》的书。
题外话
(一)
近年来在下与钟博士久未見面,但前年本地一位博士生 ,以钟博士为其指导老师,该生在撰写论文有很艰辛的经历 ,因为每次都要等钟博士从中国教学有空档时回到新加坡才 能面谈及修改的。有一次钟博士向他建议要找两位大学外的 审阅者(reader)事宜。由於论文内容涉及本地教会 及移民史,他忽然向该生建议是不是可以找在下为其中一位 reader呢!当然以後可能资历的限制,他并没有真正 找到在下。
(二)
最后应该还要再提一下,有关送书者,曾是乡下邻居的 小妹,去国多年,现在是大妹了,是袋鼠家乡忠心上帝仆人 。其实,咱们不常联系,但偶而她总会捎来几行字,给人惊 喜。这次夹在书里的一张生日祝福卡,封面写着:
Happy Birthday,
Because you’re very special, No matter what the day,
Because you make life brighter, with your warm & caring way,
Loving thoughts and prayers, come when your Birthday’s here,
To wish you all the Happy things that showed be yours all year.
Thanking GOD for YOU, YOU are a BLESSING!
近年,想到生日,就是思念“生之日",重点是怀念母 爱,但发現很多人在庆生会都忘了主角是母亲。母亲,影响 在下一生极为深远的人,母亲去世后就觉的自己不配庆祝, 也就不用庆祝,何况生日的日期有两个,是真是假,庆祝已 无意义了。我的爱人,知道在下牛脾气,但仍然不忘在身分 证上注明的“官方"出生日期时,会多煮一粒蛋配面线等; 同时因为这日期与一位办公室同事同一天生日,所以不能避 免每年也有人与在下一同庆生。今年九月在美国时,已经离 开自己“官方"的生日有一段距离,但发现与母亲口述的日 期还很相近。在异乡接受一位同乡人以一本书为生日礼物, 大概也是今生一个最特别的生日了!在下再牛,不感動是假 的。
日期:2016年2月
定价:新币29.90元
页数:557
“一个人的故事,他人的故事,大家的故事。"
今年九月初,在下到美囯休士顿参加世界卫理大会的一
亚洲知名基督教学者
在下对这本书作者,亚洲知名学者钟志邦博士,已经认
这本长达30万字的回忆录《从南大到北大——讲不完
个人记忆集体记忆
钟志邦在书中以文字讲述自己过去70年来所经历的一
书中也另辟篇章,写了钟氏所认识的吴德耀丶新加坡囯
钟氏在书中也提及成为基督徒及如何參与學生工作,担
從这本书可以看到钟博士是一位博学多才又視野甚广的
与钟博士见面的最近一次,也有7丶8年了,应该是2
题外话
(一)
近年来在下与钟博士久未見面,但前年本地一位博士生
(二)
最后应该还要再提一下,有关送书者,曾是乡下邻居的
Happy Birthday,
Because you’re very special, No matter what the day,
Because you make life brighter, with your warm & caring way,
Loving thoughts and prayers, come when your Birthday’s here,
To wish you all the Happy things that showed be yours all year.
Thanking GOD for YOU, YOU are a BLESSING!
近年,想到生日,就是思念“生之日",重点是怀念母
梦里书阁(20)
《神圣的拥抱》(The Divine Embrace)
-重寻两千年灵修传统与实践
The Divine Embrace
作者 : (美)罗伯特•韦柏(Robert E. Webber)
出版社 : 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3年12月第1版
页数: 364
《神圣的拥抱》(The Divine Embrace)
-重寻两千年灵修传统与实践
The Divine Embrace
作者 : (美)罗伯特•韦柏(Robert E. Webber)
出版社 : 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3年12月第1版
页数: 364
《神圣的拥抱》
奥古斯丁说过:上帝在人的心中留下了一个空处,只有 上帝来填满,否则人总是觉得空虚寂寞。“Thou hast made us for thyself, O Lord, and our heart is restless until it finds its rest in thee.”― Augustine of Hippo, Confessions。
《神圣的拥抱》一书标明重寻两千年灵修传统与实践, 作者从现在追溯到远古,深入探讨圣经对灵修的教导,灵修 在传统神学上的发展,灵性与文化的互动等相关主题;帮助 读者回归根源,建立起灵性的基础,在个人及社会生活中回 应神圣的拥抱,让生命洋溢热情和喜乐。
简单地说,基督教灵性是:神热情拥抱我们,我们热情 拥抱神。这有如一个银币的两面,密不可分,一方面是神的 主动,一方面是人的回应。换言之,我们的属灵生命就是与 神联合的生命,由两方面得以实现:一是默观(Contempla tion)神的奥秘,一是神对今世生命的异象中有所参与 (participation),按神创造你的心意而活 ,使这世界成为彰显神荣耀的住所。
每年的圣诞节提醒咱们,那位神不是遥不可及的神,祂 已来过人间,道成肉身,神已借着耶稣来到我们中间,好让 我们也能透过耶稣到神那里去。这就是基督教灵性。作者简 单说明:
神的故事
我的故事
他的生命在我里面
我的生命在他里面
生命的契合
作者提及教会是基督同在的延续,因而也是体现神拥抱 的群体;借着它丶在它里面,神在世上的属灵心意得以彰显 。神的生命如何活现在世上万物的生命中。真正属灵生命不 是从生命中逃脱出来,而是热情地拥抱生命;这样,我们就 以生命拥抱神,拥抱神在今世,在新天新地的永恒颂赞中对 我们生命的心意。
很多人,很多宗教,往往都很在意追求超然经验,专注 於自我得“释放"与“造益",作者指出灵修是追求一种经 验,但那是什么经验,是一种感觉,一种情绪,一种气氛? 他说基督教信仰不反对超然的经验(Experience of the transcendent),然而基督教的属灵生命不是 “出世”的经验,而是热情地参与神对人类今世的异象。
笔者在写这篇阅读报告时,适逢2016年圣诞前夕, 重新翻阅书中的一些字句划线及标明似乎说明圣诞节的真义 :“上帝启动了使万物统归於一的过程,他不是像幻影般入 历史,而是实实在在地成了我们当中的一个,把一切时间丶 空间丶历史带进新的开始。神的拥抱,是道成肉身的拥抱。 "
属灵生命像道成肉身那样,是在今生今世丶此时此地, 在家庭丶工作丶教会丶闲馀的日常关系中参与。耶稣修复了 我们与神的属灵关系,所以在洗礼中沉浸在耶稣里意味着, 我们的属灵生命乃建基於祂所成就的神圣的拥抱,而非建基 於我们所做的任何事。
因此,属灵生命不是逃避生活,而是在我们个人思想, 在家庭丶邻居丶工作场所和闲馀时间的人际关系中,在我们 面对挣扎的时候,持定神的心意。基督徒的生命的一切都属 於神,神在生命的每一处地方。我们在所有环境丶在所有群 体中,随时随地可以定意稳固地跟从耶稣。
基督教灵修是一种在世的经验,我们默观那位完美的人 ——耶稣,在祂里面,我们借着神的道成肉身联合起,因为 神道成肉身,进入我们的皮肉,进入我们行走的世界,进入 这个文化,在这生命里向我们展示神创造我们的心意。属灵 的热情不是带我离开这世界,而是让我投入这生命中……努 力效法那位完美人性的榜样——耶稣,祂就是神的体现。
奥古斯丁说过:上帝在人的心中留下了一个空处,只有
《神圣的拥抱》一书标明重寻两千年灵修传统与实践,
简单地说,基督教灵性是:神热情拥抱我们,我们热情
每年的圣诞节提醒咱们,那位神不是遥不可及的神,祂
神的故事
我的故事
他的生命在我里面
我的生命在他里面
生命的契合
作者提及教会是基督同在的延续,因而也是体现神拥抱
很多人,很多宗教,往往都很在意追求超然经验,专注
笔者在写这篇阅读报告时,适逢2016年圣诞前夕,
属灵生命像道成肉身那样,是在今生今世丶此时此地,
因此,属灵生命不是逃避生活,而是在我们个人思想,
基督教灵修是一种在世的经验,我们默观那位完美的人
梦里书阁(19)
《在天堂遇见的五个人》
作者: 米奇·艾尔邦(Mitch Albom)
出版社:台湾大块文化
出版日期:2004/10/27
页数:264
作者: 米奇·艾尔邦(Mitch Albom)
出版社:台湾大块文化
出版日期:2004/10/27
页数:264
孔子曾说过:“未知生,焉知死?”,
米奇艾尔邦(Mitch Albom)着《在天堂遇见的五个人》一书则似乎告诉读
这本书的天堂,不是圣经里面所描述的黄金街丶碧玉城,极
第一位是蓝肤人,在天堂里学到原来所有人都有关连的,没
第二位是小队长,艾迪就是在军中为救人被小队长打烂腿,
第三位是露比,生前与父亲关系僵硬,在天堂里学到寛恕。
第四位是老婆,玛格丽特,在天堂里学到人生有结束,爱没
第五位是小女孩,在天堂里学到为别人而活,以生命影响生
艾迪在天堂领悟,原来自己的生命里一直都有别人的生命;
这本书让人重新看待自己,看待人世。每一个人都是重要的
我们有时觉的自己微不足道,就如艾迪一生所做的简单而平
“每一个人都会对另一个人造成影响,另一个人又对其他人
梦里书阁(18)
書訊
The Book Of God
The Bible as a Novel
by Walter Wangerin
小說聖經 (新約篇)
作者:沃爾特溫傑
譯者:高志仁
出版社:台灣先智
出版日:1999年
語言:中文繁體
售價:新台幣450元(特價360元)
The Book Of God
The Bible as a Novel
by Walter Wangerin
小說聖經 (新約篇)
作者:沃爾特溫傑
譯者:高志仁
出版社:台灣先智
出版日:1999年
語言:中文繁體
售價:新台幣450元(特價360元)
小說聖經 (新約篇)
作者:沃爾特溫傑林
譯者:宋碧雲
出版社: 台灣先智
作者:沃爾特溫傑林
譯者:宋碧雲
出版社: 台灣先智
強烈推薦:遍讀聖經前先讀遍聖經小說!
雖然讀遍聖經好幾回,事實上有很多是跳讀、速讀或囫圇吞棗,一直到閱讀這套上下冊的《小說聖經舊約篇及新約篇》,讓人對聖經有了通盤的認識。
這套書,其實就是一整本聖經,用說故事方式。將聖經事件生動、有趣的呈現,掃除了一般人對聖經的刻板印象:深奧、嚴謹又難懂的經典。
故事敘述從亞伯拉罕的曠野遊走到耶穌在猶太山地對群眾的教導。這本書按照年代順敘述說聖經的故事,祭司,列王,使徒,先知,平民,及充滿魅力的領導者。一個個故事開啓了一則永不停歇的諭示。穿越時空與今日的讀者相遇。一個個故事扣人心弦,欲擺不能。
每一年堂會的牧者都鼓勵會眾遍讀聖經一遍運動,能夠有頭有尾的不多,因此在下建議還沒讀遍聖經者不用氣餒,新的一年若能先買一套小說聖經舊新約篇,保證你在短時間內就走遍聖經一回的。閱讀了小說聖經肯定幫助人對聖經的了解,也讓人對閱讀聖經更有趣味的。
這套書,其實就是一整本聖經,用說故事方式。將聖經事件生動、有趣的呈現,掃除了一般人對聖經的刻板印象:深奧、嚴謹又難懂的經典。
故事敘述從亞伯拉罕的曠野遊走到耶穌在猶太山地對群眾的教導。這本書按照年代順敘述說聖經的故事,祭司,列王,使徒,先知,平民,及充滿魅力的領導者。一個個故事開啓了一則永不停歇的諭示。穿越時空與今日的讀者相遇。一個個故事扣人心弦,欲擺不能。
每一年堂會的牧者都鼓勵會眾遍讀聖經一遍運動,能夠有頭有尾的不多,因此在下建議還沒讀遍聖經者不用氣餒,新的一年若能先買一套小說聖經舊新約篇,保證你在短時間內就走遍聖經一回的。閱讀了小說聖經肯定幫助人對聖經的了解,也讓人對閱讀聖經更有趣味的。
梦里书阁(17)
书名:《听狄更斯讲耶稣》
Charles Dickens, The Life of our Lord.
作者:狄更斯
译者:祁怡瑋
出版:啟示出版
日期:2015年11月25日
售价:280台幣
页数:207
Charles Dickens, The Life of our Lord.
作者:狄更斯
译者:祁怡瑋
出版:啟示出版
日期:2015年11月25日
售价:280台幣
页数:207
正当各界为中文翻译圣经争论哪个版本最佳丶最忠于原文时
比如,作者形容谁是好邻人的故事,说明“对所有人都要抱
这本私藏百年传家宝于1934年终于问世。狄更斯去世前
作者狄更斯素有最伟大的写实主义小说家之美誉,曾写过1
这本中文版加了许书宁的46插图,就好象跟随耶稣走了一
在圣旦月重温主耶稣生平故事,有如吃榴梿让人感受那浓郁
梦里书阁(16)
书名:《凡 . 高和燃烧的向日葵》
Vincent Van Gogh凡. 高画传126纪念版
作者:远人
出版:海峡出版发行集团/鹭江出版社
日期:2016年9月
售价:39.80元(人民币)
页数:296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团火……。"
凡. 高(Vincent Van Gogh 1853 – 1890)),过去海外华文出版界都译为梵谷,被视为是影响印象派画作极深的画家,他有十幅画作拍卖都值上千万美元,最贵一张则上亿美元。但,阅读远人著《凡. 高和燃烧的向日葵》一书,让人很是沉重,他的一生就是一个悲剧,读来令人心酸。凡高,死后备受追捧,生时却仅买出一幅画(值四百法郎),生活潦倒异常。
1853年出生於荷兰的凡. 高,曾当过画商,也曾出任过比利时矿区的教士,兼当临时医生角色。但为矿难死者做一次安葬礼拜,由于只裏了一件麻袋为衣而触怒教会,被解除牧职。他因此对教会与上帝失去了信任。从此,他开始画画,找到自己投身的“祭壇",盡心盡意盡力盡性的“不顾一切"全然委身。他渴望自己在一生中能够真正做成一件事,把这一行为当作自己的事业,充满真诚和热望。他视大自然为最伟大的导师,努力的昼夜画作,近乎疯狂。
凡.高一生有许多挫折,包括在爱情路上跌跌撞撞,生活靠弟弟救济,走一条孤单的艺术路,不能养生,遭人取笑。但他仍然不停地画下去:“我将坚持创作下去,在我的作品中,总有一些东西是永存的。"他把绘画成为他生命的寄托,其中有多幅画作主题是向日葵。向日葵,每个盛开的葵盘总是朝向太阳,寓意没有哪种生命不渴望照耀和面向自己渴求的光亮。最终凡高有了巅峰之作,却是在疯人院里完成的。再最后,他一生偏执作画,至于疯癫,选择自杀结束自己的生命。“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团火,路过的人只看见烟。"凡.高烧尽了,今天人们只能从其画作中欣赏丰富色彩背后的一个把生命为艺术而焚毁的天才……。
凡高死于1890年,享年37岁。他的生命就如向日葵,充滿热情奔放,却注定是短暂的绽开后就淍谢了。
读后感:
这是2016年11月11-21 日前往中囯考察时途中购买及阅读完的两本书之一,另一本是《一条开往中囯的船》。这两种书內容讲述不同人生,但都说明人若找到可以投身的祭壇,就全然投入,鞠躬盡瘁,死而無怨。苏慧廉宣教士是英囯人,1881年,年仅20岁的他被英国偕我会(United Methodist Free Church,1911年改名圣道公会,1934年再改名循道公会)派遣来到中国温州,接替李华庆牧师(Robert Inkerman Exley,1855-1881)在该城开创的宣教事业。苏慧廉在温州地区约25年,共建立150余间教堂及发展信徒万余人。同时开学校丶建医院,为温州近代文明的架构起到奠基的作用。
每个人一生都有一个自己要燃烧的祭壇,一个值的全心全意全力以赴的終生目标或理想。苏慧廉与凡.高都是同样对自己从事的事业全然擺上。他们有很相似的一个燃烧的人生。
凡.高27岁才开始他的画家生涯,十年里创作了超过了二千幅画。凡.高的天才艺术生前沒人欣賞,却为后世的人所称颂,这是非常讽刺的事。他最著名的作品多半是在他生前最后二年完成的,却是他陷于精神疾病中的时期。他有一个好弟弟,在經濟上无私的付出与支持他,却在他死后一年也病逝,双双都沒从被后世視为价值连城的画作得到任何的好處。生命付出了,人生路走过了,必留痕跡,因为这两个人的生命,溫州教会被称为中囯的耶路撒冷,凡高博物院被視为价值连城的人类不朽瑰宝。
最后不知是喜还是悲,鬧的沸沸騰騰的一马发展有限公司(1MDB)丑闻,有关其中的资金除了在歐美置产业,还包括购买了一幅548万5000美元(約相等于马幣二千二百余万零吉)的凡.高的的作品《La maison de Vincent a Arles》呢!这幅图画是指他于1888年在法囯的Arles (阿爾勒)的居所“黃房子”。看来要打救马来西亚经济还要看凡高的画作能涨多少了!?
梦里书阁(15)
《一条开往中囯的船》
作者:沈迦
出版:北京新星出版社
日期:2016年1月
页数:285面
在中囯时速200KM的一条开往上海的动车上,在下翻阅
1861年1月23日,苏慧廉出生于英格兰约克郡的哈利
这本书与作者的另一本着作《寻找。苏彗廉》是姐妹作。本
2016年11月18日在下与世界循道卫理宗联会总干事
William Edward Soothill (1861 – 1935) was a Methodist missionary to China who later became Professor of Chinese at Oxford University and a leading British sinologist.
Born in Halifax, Yorkshire in January 1861, Soothill matriculated at London University.[1] He entered the ministry of the United Methodist Free Church arriving in China in 1882 and spent 29 years as a missionary in Wenzhou, China. He founded a hospital, a training college, schools and 200 preaching stations. In 1911 Soothill became President of the Imperial University at Shansi. Upon his return to England in 1920 he was appointed Professor of Chinese at Oxford University. In 1926 he was a member of Lord Willingdon's delegation to China on the settlement of the Boxer Rebellion indemnities.--英文摘要取自wikipe
梦里书阁(14)
《走出陰影--陳立僑的生平和時代》
Out of the Shadow Life and Times of Ding Lik Kiu
作者:冯斌嶽Bernard Fong
译者:裴家勤
出版:偱道卫理杨震社会服务
日期:2001年4月
陳立僑醫生(Dr Ding Lik Kiu)於1921年出生於詩巫下坡(Sg Ensurai),祖籍福建省古田縣橫洋村人。10歲時
1956年他們來到加帛,在艱苦中籌建加帛基督醫院
同時,陳醫生每週主持伊班語的衛生教育節目,並設立
陳立僑醫生也曾被選為第一屆加帛縣議員,並建議撥地
1962年他移居香港,他除了是一位妙手回春的醫生
1990年,他離開詩巫約30年後回來,在加帛受到
後來聽說他移民美國,幾年前太太去世了,不過年前服
陳立僑醫生於2008年6月25日凌晨在美國舊金山
梦里书阁(13)A
书名:目送
作者:龙应台
出版:时报文化出版
日期:2008年7月7日
书名:目送
作者:龙应台
出版:时报文化出版
日期:2008年7月7日
看过龙应台於1985年出版的《野火集》文字泼辣丶
父女母子一场就是不断地在目送背影
在“目送”的文里,她说到与孩子的关系,似乎与最近
什麽是什麽呢?
在“什麽"文里,她引用圣经传道书的凡事都有定期,
同树同根
在“共老"的文里,她在最后以南美洲的雨树来形容“
在“回家"一文,她提到“妈妈要回的家,不是任何一
龙应台在每篇文章都穿插一张相片,其中第85面配合
就如该书封底的广告:这是一本生死,深邃丶忧伤丶美
梦里书阁(12)
书名:《浪迹天涯一一萧乾传》
作者:李辉
出版: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日期:1987年7月
作者:李辉
出版: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日期:1987年7月
中国1930年代留英的中国新闻记者及诗人,经历二战; 回国后政权易手,大陸变色,他遭清算勞改,试图自杀不死 ,终于体会"We must outlive than them.“。在封闭独栽环境"我们一定要活得比他们还 要长。“重新燃起生命的希望……
梦里书阁(11)
书名:犹太人惹了谁
作者:王永刚
出版发行:新世界出版社
日期:2013年10月
与神摔跤的人——原是被轻蔑的称呼“过河者"Iberi ,也就是英语的Hebrew,因着亚伯拉罕蹚过约旦河而 来的移民,被当地迦南人蔑视的称呼;到雅各在雅博河与天 使摔跤,给他一个名字:以色列。这就是今天以色列人的开 场故事。
“犹太人惹了谁"一书,就如封面的广告词:中囯第一本全 面展现犹太人功史和现状,深入分析犹太民族精神丶性格的 非凡之作!
以色列是世界的小囯,面积为2.5万平方公里,尚不及台 湾岛大,人口8百万,却影响世界经济政治至巨。这个民族 ,在近代出了洛克菲勒丶弗洛伊德丶爱因斯坦丶毕加索等数 百位各领域的世界级精英;更是让欧洲文明与阿拉伯文明碰 撞的爆发点就在犹太人。
世界上还不曾有哪一个民族,经功了一千八百多年离散后, 居然还能再次奇迹般地重新聚合在一起!
强烈推荐这部361面的好书,引人入胜,对于中东的恩恩 怨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强烈推荐这部361面的好书,引人入胜,对于中东的恩恩
梦里书阁(10)
學會思考:創造樂在學習的人生
作者洪蘭
出版社天下雜誌
ISBN9789862419212
出版日期2014-07-31
As long as you're green, you're growing. As soon as you're ripe, you start to rot
《學會思考——創造樂在學習的人生》
這本書是由台灣李瑋國送的,對於作者洪蘭是2014 年10月參加台灣的基督教文字事工研討會時聽到她的演講 而留下深刻的印象。這位任職台灣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 究所所長洪蘭教授,致力於大腦科學的研究,多年來透過深 入淺出的文字與上千場的演講,將腦科學的知識運用於教育 、學習與親子教養。
這本書中,洪蘭教授以科學的理性加上人文的感性,分 享擺脫標準答案的思考方法,發掘人生不斷學習的快樂。
她認為,當我們能去除孩子頭上標準答案的緊箍咒,恢 復他好奇和好問的本能,從實做中去求體驗,因為經驗會促 使神經連接,神經連接會形成迴路,變成他的思想。
本書前三部分從思考去談教育和教養的改變,從父母和 老師態度的改變來談孩子思考教育的改變。參與他的生活。 才是教養成功的竅門。後半部份談大腦與學習,如何養成正 確的人生價值觀。
神經科學家在大腦中找到了終身學習的神經機制,成功 的人不是贏在起跑點,而是贏在轉折點,在面臨人生的重大 選擇時,能夠做出適合自己興趣和能力的智慧選擇。
“孩子行為的好壞不是父母管的鬆或嚴,而是你有花多 少時間在他身上,有沒有參與他的生活。”
洪蘭教授指出原來“being there”參與他的生活,就是教養成功的竅門。因為跟 他在一起,你就明瞭他每天的作息。他硑到挫拆、有情緒困 擾時,你在第一時間就知道了,就可以幫助他化解、排解… …。
不過,更讓在下感興趣的是最後一部份的“從樂齡開始 ",學習優雅的老去,她引用一句英文:As long as you're green, you're growing. As soon as you're ripe, you start to rot. (Ray Kroc) 只要你覺得自己還年輕,你就可以繼續成長;一旦你覺得自 己成熟了,那么除了爛掉,沒有別條路可走。
她指出,研究發現,六十五歲的人雖然行動有點緩慢, 但是在智慧、判斷上卻強過年輕人。所謂“世事洞明皆學問 ,人情練達即文章",他們累積了很多人生經驗,做出來的 決定面面俱到,是最好的談判人員。
洪教授說七十歲前都不算老,改變對老年的看法,他們 可以是珍貴的社會資源。
今年開始,偶而去參加錫安堂的樂齡團契,這本書給了 心理的準備。呵呵呵。
因此,2016下半年六旬老翁的立志:
每月閱讀一種書
雙周主持悅讀會
每周一篇閱后感
2016啟新頁(Page)
https://www.facebook.com/ cmmbookclub/
每日踩踏30公里
每日一面文字(Word)
每周一"何必"茶會
每周農塲勞動勞動
她認為,當我們能去除孩子頭上標準答案的緊箍咒,恢
本書前三部分從思考去談教育和教養的改變,從父母和
神經科學家在大腦中找到了終身學習的神經機制,成功
“孩子行為的好壞不是父母管的鬆或嚴,而是你有花多
洪蘭教授指出原來“being there”參與他的生活,就是教養成功的竅門。因為跟
不過,更讓在下感興趣的是最後一部份的“從樂齡開始
她指出,研究發現,六十五歲的人雖然行動有點緩慢,
洪教授說七十歲前都不算老,改變對老年的看法,他們
今年開始,偶而去參加錫安堂的樂齡團契,這本書給了
因此,2016下半年六旬老翁的立志:
每月閱讀一種書
雙周主持悅讀會
每周一篇閱后感
2016啟新頁(Page)
https://www.facebook.com/
每日踩踏30公里
每日一面文字(Word)
每周一"何必"茶會
每周農塲勞動勞動
梦里书阁(9)
《老人与海》
作者:海明威
译者:胡庆生
出版者:大众书局
日期:2003年4月
译者:胡庆生
出版者:大众书局
日期:2003年4月
《老人与海》
(The Old Man and the Sea, by Earnest Hemingway)
这部海明威於1951年在古巴写的一篇中篇小说,内
《老人与海》的故事,给人一种坚持的精神,书中说“
因此,有评论员对於《老人与海》的主题,有三种看法
在下则把此书的主题看成是人生的奋斗的过程,“我从
老人是人生,大海是环境,小孩是希望。
现实中海明威失败了
海明威从书的故事中带出一个人毅力丶意志的坚持的信
海明威的其他家庭成员亦也都是自杀身亡的,如他父亲
梦里书阁(8)
诗歌,
是一种抗忧郁剂
作者:施以诺
出版:台北主流
日期:2013
诗歌,
是一种抗忧郁剂
这是一本好书配好歌,让人轻松阅读。作者施以诺是一位精 神治疗师,却开出了40帖带来幸福的心灵处方,就是把诸 多诗歌背後的创作心境与思考方式给写出来,不只文字感人 ,配合手机或电脑的即时悦听,让人喜欢阅读也喜欢悦听, 并走入诗歌作者的心灵世界,更帮助本身的心灵世界。
正如作者所言,诗歌,不只是一种艺术,一种娱乐,一种创 作,更是一种疗愈。
在下有点先天障碍,所以不敢大声歌唱,虽然也曾参加过诗 班,更带过乡区的诗班。但进入市区大堂会的诗班,倍受压 力,不敢参与,只有聆听与欣赏。同时,看到外地高姿态指 挥来,旨在筹款,却标榜高度水准,打出儿童不宜的音乐会 。类似如此音乐会在下当然也不宜参加。音乐会被"精英化 ""富人化",沒錢的就整天领受Youtube的免费诗 歌,真是偉大,令人欣慰。很多诗班及音乐会都采用唱高调 ,把一般喜音乐者被排擠了。
这本书不只介绍一些名曲也介绍许多平凡創曲譜诗者的心灵 的一面,很让人共嗚。
施以诺的这本书,让人惊喜,每天早上看一篇文章,onl ine手机,一个人引吭高歌,何乐而不为呢?
强烈推荐这本好书!
正如作者所言,诗歌,不只是一种艺术,一种娱乐,一种创
在下有点先天障碍,所以不敢大声歌唱,虽然也曾参加过诗
这本书不只介绍一些名曲也介绍许多平凡創曲譜诗者的心灵
施以诺的这本书,让人惊喜,每天早上看一篇文章,onl
强烈推荐这本好书!
香港时代论坛2016年5月8日
梦里书阁(7)
《中国人史纲》(上下册)
作者:柏杨
出版者:星光出版社
出版日期:1979年
中国人史纲
An outline history of the Chinese people, by Boyang
《中国人史纲》是柏杨在监狱里“埋头整理中国历史”而成 的一部80余万字的皇皇巨着。从盘古开天地的神话时代一 直讲到二十世纪满清王朝末期的屈辱岁月。就影响力来说, 《史纲》自出版以来,一直是广大读者了解中国通史的首选 书籍。虽然有些史家不把他这部书列入正史的主流之中,不 过对於了解全盘中国历史,实在是一本值的推荐的一部中国 通史。
《中 国人史纲》的写作特点:该书也打破以往的史书,以世纪分 章 和以问题分节,不以帝王年号,而以普遍的公历算法来纪年 ,和将一个世纪分成十个年代来分别,使得全书脉络清晰, 大大地方 便了阅读。同时,该书对历史事件和人物持有鲜明的态度。 每章最后都列下“东西方世界”一节,让人对世界观的中国 位置很有帮助。
柏杨的文笔很流畅易读,比如他谈及中国人在黄河流域的出 现后,中国人形成特有的生活和性格,第一是确定了农业生 活……一个中国就是一棵树,离不开泥土,而且紧抓着泥土 ,根深蒂固。第二是中国人喜爱和平,这是由泥土的芳香而 来。第三是中国人日增的保性。他形容中国只有在受到外来 异民族过度的侵略,或受到贪暴官员过度的迫害时,才会发 出壮烈的反击。
在海外出生及长大的华人,对於中国本土的认识有如瞎子摸 象,如何了解中国的83王朝──就是83国和559个帝 王,他以耶稣纪年为纪年,将王朝号丶国号丶年号罝放次要 地位,所谓国则只有一个中国,所有王朝只有中国的王朝。 这帮助一般史家让人读的头昏脑涨让人迷失在文字当中。
若梁家麟博士的《泥土黎民》 一书是在下对中国历史入门的认识,柏杨的《中国人史纲》 则是一部鸟瞰式的中国历史全面概要式的了解。
柏杨实际上在狱中(9年26天)漫长的岁月里,埋头整理 中国历史的史料,先後完成了三部书稿,第一部《中国人史 纲》丶第二部《中国帝王皇后亲王公主世系录》丶第三部《 中国历史年表》。1977年四月,他被释放回到台北,几 经转折,三部书稿陆续地重回到身边。他在书中序里提及: “ 丛书是我在火炉般的斗室之中,或蹲在墙角,或坐在地下, 膝盖上放着用纸糊成的纸版,和着汗珠,一字一字的写成。 参考书的贫乏使我自惭,但我别无他法。而且心情惶惑,不 敢想像这些艰难写出的书稿,会遭受到什麽命运。”
因为买了《中国人史纲》也就买了第二部《中国帝王皇后亲 王公主世系录》与第三部《中国历史年表》,同时也在不同 时候在中囯及台湾书局买了好几份的年表及王朝图表等供参 阅。
柏杨的文笔很流畅易读,比如他谈及中国人在黄河流域的出
在海外出生及长大的华人,对於中国本土的认识有如瞎子摸
若梁家麟博士的《泥土黎民》 一书是在下对中国历史入门的认识,柏杨的《中国人史纲》
柏杨实际上在狱中(9年26天)漫长的岁月里,埋头整理
因为买了《中国人史纲》也就买了第二部《中国帝王皇后亲
梦里书阁(6)
醜陋的中國人
醜陋的中國人
书名:丑陋的中国人
作者: 柏杨
出版社:艺文图书公司
出版日期:1985
作者: 柏杨
出版社:艺文图书公司
出版日期:1985
The Ugly Chinaman, by Bo Yang first published in 1985.
在下於1980年10月间初入新闻业,12月就被曾评论过的“三教九流"的非法木屋的居民叫去“吃茶",并被他们“中指"指教:“猪脑袋"等不堪入耳的下流至极的污言垢语。
1986年,在民都鲁唯一有进口书的《善记书报社》,买到柏杨着《丑陋的中国人》如获至宝,就爱不释手,如痴如醉,很快就阅读一遍。柏杨以酱缸文化来形容中国文化,他提及“我们的丑陋,是在於我们不知道自己的丑陋。",以此为中心点谈论中国文化,以唤起华人(海内外的中华民族)对自身的反省。
柏杨的批判是很苛刻的,他认为中国文化酱缸文化,是含有过滤性病毒的文化,拥有全世界四分之一人口的一个庞大民族,却陷入贫穷丶愚昧丶斗争丶血腥等流沙之中,难以自拔。这其中的,一个特徵之一就是脏丶乱丶吵。
在谈到民主,柏杨有趣的指出华人是"以示民主",投票的时候,大官还要照个相,振示他降贵纡尊,民主只成为他表演的一部份。
他称中国人是死不认错的民族,俗语说:闭门思过,思谁的过,思对方的过。
他说在中国做事容易,做人难。做事容易,二加二就是四;做人难,二加二不一定是四。你讲了真话,别人以为你是攻击,因此不只政治人物,一般人就永远在讲一些大话丶空话丶假话丶谎话丶毒话中打转。
他表示泱泱大国应该有泱泱大国的心胸,但中国人没有包容性的性格,心胸狭窄,这是因为一方是自卑,一方面是自傲,没有自尊。同时,中国人又是全世界最容易膨胀的民族。
柏杨提出做人就是软体文化,反省是走向进步的开始。他称每个人都应把自己培养成鉴赏家。
柏杨一生着作不辍,平生有十年小说丶十年杂文丶十年牢狱丶五年专栏丶十年通鉴等历程,此外还有古典诗丶报导文学及其他散文,共完成《柏杨全集》等文学丶历史丶思想着作100馀册。
信仰
据维基资料:柏杨是基督徒。他1942年在偃师时进入一座防空洞躲避空袭,遇到一位拿着圣经的中年妇女,祈求主耶稣保护在防空洞里两个人的平安。在确认这个中年妇女是帮柏杨和自己祷告後,当时柏杨的反应是奚落她的信仰。
十几年後他已从大陆到台湾,某个星期天,他在新竹见到一群基督徒,每个拿着圣经的中年妇女,都好像当年在防空洞中的那位对柏杨传福音的妇女,他身不由己的随着她们走进教堂。从此开始聚会成为基督徒。
柏杨後来曾参加安息日会,甚至在国际青年归主协会函授学校担任过函授教师,与台北仁爱路浸信会的齐永培女士有过一段婚姻。
"基督教给我的裨益太多",柏杨如此说。2008年5月14日15时,柏杨的安息追思会在台北市台湾基督长老教会济南教会举行。
1986年,在民都鲁唯一有进口书的《善记书报社》,买到柏杨着《丑陋的中国人》如获至宝,就爱不释手,如痴如醉,很快就阅读一遍。柏杨以酱缸文化来形容中国文化,他提及“我们的丑陋,是在於我们不知道自己的丑陋。",以此为中心点谈论中国文化,以唤起华人(海内外的中华民族)对自身的反省。
柏杨的批判是很苛刻的,他认为中国文化酱缸文化,是含有过滤性病毒的文化,拥有全世界四分之一人口的一个庞大民族,却陷入贫穷丶愚昧丶斗争丶血腥等流沙之中,难以自拔。这其中的,一个特徵之一就是脏丶乱丶吵。
在谈到民主,柏杨有趣的指出华人是"以示民主",投票的时候,大官还要照个相,振示他降贵纡尊,民主只成为他表演的一部份。
他称中国人是死不认错的民族,俗语说:闭门思过,思谁的过,思对方的过。
他说在中国做事容易,做人难。做事容易,二加二就是四;做人难,二加二不一定是四。你讲了真话,别人以为你是攻击,因此不只政治人物,一般人就永远在讲一些大话丶空话丶假话丶谎话丶毒话中打转。
他表示泱泱大国应该有泱泱大国的心胸,但中国人没有包容性的性格,心胸狭窄,这是因为一方是自卑,一方面是自傲,没有自尊。同时,中国人又是全世界最容易膨胀的民族。
柏杨提出做人就是软体文化,反省是走向进步的开始。他称每个人都应把自己培养成鉴赏家。
柏杨一生着作不辍,平生有十年小说丶十年杂文丶十年牢狱丶五年专栏丶十年通鉴等历程,此外还有古典诗丶报导文学及其他散文,共完成《柏杨全集》等文学丶历史丶思想着作100馀册。
信仰
据维基资料:柏杨是基督徒。他1942年在偃师时进入一座防空洞躲避空袭,遇到一位拿着圣经的中年妇女,祈求主耶稣保护在防空洞里两个人的平安。在确认这个中年妇女是帮柏杨和自己祷告後,当时柏杨的反应是奚落她的信仰。
十几年後他已从大陆到台湾,某个星期天,他在新竹见到一群基督徒,每个拿着圣经的中年妇女,都好像当年在防空洞中的那位对柏杨传福音的妇女,他身不由己的随着她们走进教堂。从此开始聚会成为基督徒。
柏杨後来曾参加安息日会,甚至在国际青年归主协会函授学校担任过函授教师,与台北仁爱路浸信会的齐永培女士有过一段婚姻。
"基督教给我的裨益太多",柏杨如此说。2008年5月14日15时,柏杨的安息追思会在台北市台湾基督长老教会济南教会举行。
阅后感:虽然丑陋的中国人所言今天的中国人有了不少的改善。柏杨的文笔启发了在下在新闻业的杂文的方向,虽然有几篇得到不少反弹。由於当时所从事的《马来西亚日报》(2000年被星洲日报并购)在民都鲁这个刚注入发展激素的小镇,是一份销路最好的报纸,在下也是该报及当地第一位受聘的全职记者。因此有什么文章不对,就找办公室主任,地方小人都是熟悉的,主任交待记者自己要去承担。初出茅庐,就感到事态有点严重,只好找当时民都鲁较为熟悉的黄声爱一起去"挡奸"。到了现场就受到"中指"的指教,让在下人生留下不能磨灭的烙印,却也激发在下在文字路的不放弃,不灰心,持续的往前走的勇气。
柏杨的批判性文字对在下的文字有莫大的影响力,同时也在史料方面的整理也有很深的影响,就留到下一篇来谈吧!
柏杨的批判性文字对在下的文字有莫大的影响力,同时也在史料方面的整理也有很深的影响,就留到下一篇来谈吧!
梦里书阁(5)
“没有对苦难的承担
没有良心的拆磨
没有那发出声音的勇气
那我们还从事什么文学"
这是新加坡作家原甸在其探索三部曲:《 活祭奉献重轭》的封面引自王家新《 向赫塔穆勒致敬《》的一句话。
这是一部自传体小说,本来是三种着作,十年后,他再 把三而一成为一种书,是作者在新加坡受到中国近代历史进 程影响下的新加坡一代人的心路历程的反顾和反思。
作者是诗人,出生於中国,年幼时跟随父亲来到新加坡 ,在中学时积极参加反抗英国殖民者的学运学潮,又受到中 国的革命精神所影响,最终於选择回到祖国投入革命,却看 到革命真相而失望,转至香港求温饱,最後终於回到新加坡 重新定位,在基督里找到人生新方向。
“这个北京,曾经在梦幻中与他目厮守,像星星一样的 亮在他的脑际......这是一个奇异的时代,这些年轻 人京起北京,好像犹太人谈起耶路撒冷。"
“对于革命抱着浪漫谛克的幼想的人,一和革命接近, 一到革命进行便容易失望......实际上,完全不是他 所想像的那么一回事,终于失望,頽废。"
“中国政坛的头头们,一个一个地被挂卜黑帮牌子,戴 上歪歪斜斜的牛鬼蛇神的帽子,像狗一般的被红卫兵牵着上 台公审示众,他目瞪口呆了......太可可思议了。"
“......众人要求他持续地呐喊,持续地为理想 歌唱,持续地行动,在他的小城,而不是在别的地方。"
“真理失控的时候就容易变成谬诊,理智与情绪较劲时 胜券往往是落狂热呐喊者一边;千万不要让真理疯狂,真理 疯狂的时候昃没有灵魂的,有的只是酒精丶野马和摇头丸。 "
“哎!政治政治,有时像彬彬有礼的绅士,有时像财大 气粗的暴发户,有时像大学教授,有时象双手叉腰的地痞, 有时又像低贱的娼妇......每一副政治机器开动的时 候,都是真理的声音,悦耳丶动听丶充满理性和人道的磁性 力。
"撒但!"他心中止不住狠狠地怒咒着。"
书中提及作者投奔中国时有一位砂拉越抈年伴随着一个 老妈妈同行的。故事归故事,事实上这段日子里,因为新中 国的冲击下,不只新加坡,包括砂拉越在内有不少年轻人受 到影响,也有部份的人投奔中国的革命行列中,有者留在中 国不能回来了。作者则是一位看清了革命时代的真面目而反 悔离开,辗转到香港最终回到新加坡。日前,在中国旅行时 ,就遇到一位诗巫年轻人,响应革命运动,选择回到祖国, 不过近年来经常返回出生地,诗巫,言谈中无不唏嘘及有许 多的想法。这类的小说似乎也应该有个砂拉越版本吧!
作者原甸于2016年4月20-23日受邀前来诗巫 出席卫理报65周年的系列活動,並在文字研討会上发表《 基督徒,你寂寞吗?》专文。
这是新加坡作家原甸在其探索三部曲:《 活祭奉献重轭》的封面引自王家新《 向赫塔穆勒致敬《》的一句话。
这是一部自传体小说,本来是三种着作,十年后,他再
作者是诗人,出生於中国,年幼时跟随父亲来到新加坡
“这个北京,曾经在梦幻中与他目厮守,像星星一样的
“对于革命抱着浪漫谛克的幼想的人,一和革命接近,
“中国政坛的头头们,一个一个地被挂卜黑帮牌子,戴
“......众人要求他持续地呐喊,持续地为理想
“真理失控的时候就容易变成谬诊,理智与情绪较劲时
“哎!政治政治,有时像彬彬有礼的绅士,有时像财大
"撒但!"他心中止不住狠狠地怒咒着。"
书中提及作者投奔中国时有一位砂拉越抈年伴随着一个
作者原甸于2016年4月20-23日受邀前来诗巫
书 名: 探索三部曲——活祭·奉献·重轭
作 者: 原甸
ISBN 978-7-5063-5883-5
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
原甸简介:
原甸,原名林佑璋,1940年在上海出世,祖籍福建闽侯 。幼年随亲人移居新加坡,在当地受教育长大,学生时代参 与当地的学运与文化活动。六十年代思想控制严苛,他选择 了自我放逐到北京,却又遇上了另一类型的思想单一化要求 ,随即他选择了二度自我放逐南下香港,一住19年。八十 年代中,全球思潮趋于解冻,他得以回返新加坡。曾任《联 合早报》文艺版副刊主编,青年书局总编辑,出版数套文学 丛书,其中包括与香港明报出版社联合编辑出版为数达五十 巨册的《世界当代华文文学精读文库》等。
作 者: 原甸
ISBN 978-7-5063-5883-5
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
原甸简介:
原甸,原名林佑璋,1940年在上海出世,祖籍福建闽侯
梦里书阁(4)
中囯历史入门的好书!
生在番邦的唐人仔如在下者,对于庞大的中囯历史往往知其 一不知其二,一些中囯历史拿起来,让人不知从何入手。1 985年买到一本梁家麟博士的《泥土黎民》一书,他尝试 从地理丶历史丶民族丶文化和生活方式各方面描绘中国人的 面貌,探讨中国人过去的经历和如何塑造了中国的今天。内 容精简扼要,引人深思,对于中囯的历史有了初步的概念。 继《泥土黎民》之後,作者藉现代文学作品所反映的现象描 绘他深爱的中国人,剪影他们的面貌,因此出版了剪影《中 國人——泥土黎民二集》。
香港一技笔!
2016年 6月2日,特地书架上找到梁家麟博士第一本书《泥土黎民 》给他签名, 他送回一本《上帝说我说祂说》的书。他说近年来出任香港 建道神学院院长忙于行政, 没时间写书, 不过32年来, 前后才出版70+种的书吧了!十年前他受邀为卫理报55 周年讲员, 今年则为全砂卫理大会查经讲员。中午载他去富雅各纪念公園及光针的卫理文物馆参观, 对于本地教会的历史及页献,留下了深刻印象。他说对砂拉 越卫理公会有了深一层的认识。
梁家麟着作: 专刊与书籍
《泥土黎民》(香港:突破出版社,1984),四版
《剪影中国人——泥土黎民二集》(香港:突破出版社,1 985),再版
《福临中华——中国近代教会史十讲》(香港:天道书楼, 1988),五版
《反叛爸爸手记》(香港:突破出版社,1990)
《激流中的委身——国殇後看彼得前书》(香港:卓越书楼 ,1992),再版时易名《彼得前书》(香港:建道神学 院,1997)
《另一种信仰?》(香港:基道书楼,1992),四版
《凭谁意行?》(香港:基道书楼,1992),五版
《今日哥林多教会——哥林多前书注释》(香港:天道书楼 ,1992),再版
《愤怒的一代》(香港:基道书楼,1993)
《无言上帝的仆人》(香港:基道书楼,1993),两版
《广东基督教教育 (1807~1953)》(香港:建道神学院,1993 )
《信仰的反思》(香港:圣道出版社,1993),三版, 本书另有简体字版 (吉隆坡:文桥传播中心,1995)
《凡人的祈祷》(香港:基道出版社,1995),四版
《异象与献身》(香港:宣道出版社,1995),再版
《信仰答客问》(与许立中丶吴思源合着)(香港:基道出 版社,1995),三版
《我是谁的邻舍?》(香港:宣道出版社,1996),再 版
《五十年代三自运动的研究》(与邢福增合着)(香港:建 道神学院,1996),再版
《信主之後》(香港:基道出版社,1996),五版
《吴耀宗三论》(香港:建道神学院,1996)
《困乏多情——中港教会评论集(一)》(与邢福增合着) (香港:建道神学院,1997)
《走过从前》(香港:基道出版社,1997)
《徘徊於耶儒之间》(台北:宇宙光出版社,1997), 二次印刷
《中国祭祖问题》(与邢福增合着) (香港:建道神学院,1997),再版
《挑战与承担》(台北:雅歌出版社,1998)
《华人宣道会百年史》(香港:建道神学院,1998)
《基督教会史略:改变教会的十人十事》(香港:更新资源 ,1998),三版
《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农村教会》(香港:建道神学院,1 998)
《建道神学院百年史》(香港:建道神学院,1999)
《华人传道与奋兴布道家》(香港:建道神学院,1999 )
《神学研究指南》(编着) (香港:建道神学院,1999),再版
《与你何干?》(香港:宣道出版社,2000),再版
《福音与面包──基督教在五十年代的调景岭》(香港:建 道神学院,2000)
《我与谁亲嘴──华人雅歌灵解研究》(香港:建道神学院 ,2001)
《他们是为了信仰——北京基督徒学生会与中华基督徒布道 会》(香港:建道神学院,2001)
《化装的基督》(香港:宣道出版社,2002),再版
《植根生活的信仰》(香港:天道书楼,2002)
《菁莪乐育我真光——真光创校一百三十年校史》(编着) (香港:九龙真光中学校董会,香港真光中学校董会,20 02)
《少数派与少数主义——中港教会评论集(二)》(香港: 建道神学院,2002)
《爱主优先》(香港:建道神学院,2003)
《倪柝声的荣辱升黜》(香港:建道神学院,2003;香 港:巧欣有限公司,2005)
《逆境当自强》(香港:宣道出版社,2003)
《信订一生》(香港:FES出版社,2003)
《超前与堕後――本土释经与神学研究》(香港:建道神学 院,2003)
《信仰不是讲感觉――与报纸读者信仰对话》(香港:环球 天道传基协会,2003)
《追求成长》(香港:FES出版社,2004)
《倪柝声早年的荣辱升黜》[增修版](香港:巧欣有限公 司,2004)
《倪柝声早年的生平与思想》(香港:巧欣有限公司,20 05)
人间信仰――从约拿书看信徒如何在现实中活出信仰》(香 港:明道社,2005)
《我们的上帝》(香港:恩谷出版社,2005)
《我们的基督》(香港:恩谷出版社,2005)
《华人传道与奋兴布道家》(香港:建道神学院,2006 ) ,二版
《三乐集》(台湾:财团法人基督教宇宙光全人关怀机构, 2006)
《中国教会的今日和明天》(香港:建道神学院,2006 )
《冷暖之间》(香港:基道出版社,2007)
《生命的奥秘》(香港:建道神学院,2007)
《人间智慧》(香港:明道社,2008)
《无憾人生》(香港:建道神学院,2009)
《客旅人生》(香港:海天书楼,2010)
《上帝说我说衪说》(香港:建道神学院,2010)
《最美的奉献》(香港:建道神学院,2011)
《黎民Café 01: 改变入生命的耶稣》(香港:宣道出版社,2012)
《黎民Café 02: 倾听生命的呼召》(香港:宣道出版社,2012)
《黎民Café 03: 黎民的信仰疑惑》(香港:宣道出版社,2012)
《工作与休闲》(与张慕皑丶邝炳钊丶鄞颖翘合着)(香港 :光恩应用神学研究社有限公司,2012)
《黎民的信仰告白》(香港:香港浸会大学校务处,201 3)
《唯主是盼――从彼得後书看基督再临与末世圣徒》(香港 :宣道出版社,2013)
《黎民Café 04: 我是谁》(香港:宣道出版社,2013)
《黎民Café 05: 袮是谁》(香港:宣道出版社,2013)
《传统传承传扬》(香港:建道神学院,2014)
《黎民Cafe 06: 黎民的智慧人生》(香港:宣道出版社,2014)
《重建神圣》(香港:建道神学院,2015)
梁家麟着作: 专刊与书籍
《泥土黎民》(香港:突破出版社,1984),四版
《剪影中国人——泥土黎民二集》(香港:突破出版社,1
《福临中华——中国近代教会史十讲》(香港:天道书楼,
《反叛爸爸手记》(香港:突破出版社,1990)
《激流中的委身——国殇後看彼得前书》(香港:卓越书楼
《另一种信仰?》(香港:基道书楼,1992),四版
《凭谁意行?》(香港:基道书楼,1992),五版
《今日哥林多教会——哥林多前书注释》(香港:天道书楼
《愤怒的一代》(香港:基道书楼,1993)
《无言上帝的仆人》(香港:基道书楼,1993),两版
《广东基督教教育 (1807~1953)》(香港:建道神学院,1993
《信仰的反思》(香港:圣道出版社,1993),三版,
《凡人的祈祷》(香港:基道出版社,1995),四版
《异象与献身》(香港:宣道出版社,1995),再版
《信仰答客问》(与许立中丶吴思源合着)(香港:基道出
《我是谁的邻舍?》(香港:宣道出版社,1996),再
《五十年代三自运动的研究》(与邢福增合着)(香港:建
《信主之後》(香港:基道出版社,1996),五版
《吴耀宗三论》(香港:建道神学院,1996)
《困乏多情——中港教会评论集(一)》(与邢福增合着)
《走过从前》(香港:基道出版社,1997)
《徘徊於耶儒之间》(台北:宇宙光出版社,1997),
《中国祭祖问题》(与邢福增合着) (香港:建道神学院,1997),再版
《挑战与承担》(台北:雅歌出版社,1998)
《华人宣道会百年史》(香港:建道神学院,1998)
《基督教会史略:改变教会的十人十事》(香港:更新资源
《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农村教会》(香港:建道神学院,1
《建道神学院百年史》(香港:建道神学院,1999)
《华人传道与奋兴布道家》(香港:建道神学院,1999
《神学研究指南》(编着) (香港:建道神学院,1999),再版
《与你何干?》(香港:宣道出版社,2000),再版
《福音与面包──基督教在五十年代的调景岭》(香港:建
《我与谁亲嘴──华人雅歌灵解研究》(香港:建道神学院
《他们是为了信仰——北京基督徒学生会与中华基督徒布道
《化装的基督》(香港:宣道出版社,2002),再版
《植根生活的信仰》(香港:天道书楼,2002)
《菁莪乐育我真光——真光创校一百三十年校史》(编着)
《少数派与少数主义——中港教会评论集(二)》(香港:
《爱主优先》(香港:建道神学院,2003)
《倪柝声的荣辱升黜》(香港:建道神学院,2003;香
《逆境当自强》(香港:宣道出版社,2003)
《信订一生》(香港:FES出版社,2003)
《超前与堕後――本土释经与神学研究》(香港:建道神学
《信仰不是讲感觉――与报纸读者信仰对话》(香港:环球
《追求成长》(香港:FES出版社,2004)
《倪柝声早年的荣辱升黜》[增修版](香港:巧欣有限公
《倪柝声早年的生平与思想》(香港:巧欣有限公司,20
人间信仰――从约拿书看信徒如何在现实中活出信仰》(香
《我们的上帝》(香港:恩谷出版社,2005)
《我们的基督》(香港:恩谷出版社,2005)
《华人传道与奋兴布道家》(香港:建道神学院,2006
《三乐集》(台湾:财团法人基督教宇宙光全人关怀机构,
《中国教会的今日和明天》(香港:建道神学院,2006
《冷暖之间》(香港:基道出版社,2007)
《生命的奥秘》(香港:建道神学院,2007)
《人间智慧》(香港:明道社,2008)
《无憾人生》(香港:建道神学院,2009)
《客旅人生》(香港:海天书楼,2010)
《上帝说我说衪说》(香港:建道神学院,2010)
《最美的奉献》(香港:建道神学院,2011)
《黎民Café 01: 改变入生命的耶稣》(香港:宣道出版社,2012)
《黎民Café 02: 倾听生命的呼召》(香港:宣道出版社,2012)
《黎民Café 03: 黎民的信仰疑惑》(香港:宣道出版社,2012)
《工作与休闲》(与张慕皑丶邝炳钊丶鄞颖翘合着)(香港
《黎民的信仰告白》(香港:香港浸会大学校务处,201
《唯主是盼――从彼得後书看基督再临与末世圣徒》(香港
《黎民Café 04: 我是谁》(香港:宣道出版社,2013)
《黎民Café 05: 袮是谁》(香港:宣道出版社,2013)
《传统传承传扬》(香港:建道神学院,2014)
《黎民Cafe 06: 黎民的智慧人生》(香港:宣道出版社,2014)
《重建神圣》(香港:建道神学院,2015)
梦里书阁(3)
“请注意,你将要进入一个奇迹区"
这是婆罗洲森林中的一个牌子如此提醒进入者,自己承担风
《婆罗洲森林中的奇迹》
"Miracle Zone" in the jungles of BORNEO
作者:黑博尔•隆尼与谢利•多纳(Ronny Heyboer & Donald Sheley)
翻译:陈康胜
售价:RM30
书号:978-967-452-014-4
作者黑博尔•隆尼早期在澳洲与荷兰生活,之后上帝呼召他
Alex Ma Review:
看完这本”婆罗洲森林的奇迹“让我想到马太福音19:2
梦里书阁(3)
《留在犀乡的脚印》
作者:黄孟礼
售价:RM22
初版:2016年4月
书号:978-967-452-016-8
《留在犀乡的脚印》
作者:黄孟礼
售价:RM22
初版:2016年4月
书号:978-967-452-016-8
上个世纪,从1903至1980年的77年的期间,前后约有12个囯家的210位宣教士,投入砂拉越卫理公会的华人与伊班人当中,从事福音丶教育丶医疗丶农业与社会关怀的事工。他们在犀鸟之乡留下了佳美的脚印。
恰逢卫理报创刊65周年,所有丛书均有65折(35%
discount),敬请喜爱阅读的你,亲临卫理报办公室选购!
前言
在下只是个扔石头的人……
上个世纪,从1903-1980年的77年的期间,前后约有12个囯家的210位宣教士来到犀鸟之乡,投入砂拉越卫理公会的华人与伊班人当中,从事福音丶教育丶医疗丶农业与社会关怀的事工。
若从1903年,第一位美囯宣教士富雅各牧师算起,至今已达113年;若从1980年官方指令下的最后一对外囯宣教士的离开,至今也有36年了。然而,今天若问起一般会友,吾会有那些宣教士时,恐怕很多人记得较为熟悉的富雅各牧师丶毕理夫妇,泗里奎的广东芭则对贺金森夫妇念念不忘,但还有其他200多位的宣教士,就不甚了解。
笨得像块石头
砂拉越这片占有124,000平方公里以热带雨林为主的土地,在1960年代之前,虽然称不上蛮荒之地,不过生活条件丶基本设施却是相当地落后。除了印尼及台湾原住民的宣教士来到相似环境的背景,大部分的英美等地的宣教士,来到砂拉越还真是需要无比的勇气与信心的。今天很多人会形容这些从优越环境来到落后地方的宣教士是笨得象块石头的人。
事实上,他们秉承上帝普世的爱丶基督的救赎论丶圣灵的转化力,步尘富雅各的无畏无私丶黄乃裳的利他精神,离乡背井,把他乡当己乡;他们的到来,对於砂拉越土地的人民是一种的祝福,在启迪与提升文明丶开濶视野丶增长知识与公德心都有所裨益,更重要的是生命得到更新与改变。
顽固得像块石头
卫理来砂第一位宣教士,富雅各前後留在砂拉越32年,当中有若干次回美囯述职(Furlough),从文献中发现有两回他是因为健康问题不得不回家休养。1913年生病回國休養16個禮拜,医生的诊断是神經衰弱(Nervous breakdown),15年后,他又病倒了,刚好那一年,1928年3月7日詩巫大火燒了230間店屋,富雅各较早先回美囯休养,医生诊断是憂鬱症、紧张困难及其他症狀(Depression,nervous difficulty and other sicknesses),他自己不能执笔,由太太富瑪麗代笔致函給美囯不同教會,要求捐款救济诗巫的灾民。痊癒了之后,又回到诗巫約6年,最後因为生病到不行了,被送到古晉,一生为卫理公会服侍病逝后埋葬在圣公会的坟场。富雅各在诗巫的福州人垦场当中,可能遇到许多人事的问题与挑战,他与後来的宣教士都选择继续留在其中,真是顽固得像块石头。
咱们经常在崇拜或团契里听到一些知名宣教士的生平如戴德生丶李文斯敦丶马礼逊等的故事,耳熟能详,甚是感动,实际上留在犀乡的循道卫理宗宣教士所擺上的生命經歷,同样让人異常感动。
撰写亦需笨与顽固
在下被委任为吾会文字事业部干事后,第二年(1995)为配合设教百年而计划出版“百周年纪念丛书”系列,出版了《富雅各》中英本传记等,也想到要整理其他宣教士的资料,不过不晓的应该从何下手,心有余而力不足。何況,在下在宣教士回國之前,都沒有跟任何一位宣教士打过交道的。2003年吾会庆祝富雅各来砂一百年时,身为《卫理报》的主编,心里有更强烈念头,应该把宣教士们的资料加以整理。在廖玉强牧师的博士论文中,看到200多位宣教士名单时,让人觉得有点不可思议。当时,在年会办公室的张小娟牧师协助写信到英囯循道会索取宣教士资料,黄良蓉校长也从美囯友人拿到一些。由于资料不齐全,迟迟未去进行,心忖应该由学有专才者来进行,或者起码是历史系出身者来负责会更恰当的。2013年在下有机会拜访了美囯卫理公会的档案中心,哲鲁大学(Drew University)的档案馆,得到另一部分美囯来砂的宣教士资料,手头上有七、八十位宣教士的资料了,因此尝试翻译及撰写几篇,在《卫理报》刊登。对于上帝的呼召不可或忘,既然此生走上文字之道,就专心只作一件事,除了文字还是文字,整理宣教士资料愈有使命感。因此认为在还沒找到适当的人选,在下就滥竽充数,没牛用“猫”,明明知道自已肚裡沒什么“料”,先扔几块石头,盼望扔到一些人,让他人来继续撰写。由于这项收集与整理的工作,需要额外的时间与精力来进行,同时需要与其他肢体丶部门丶甚至社团来配合;为了更全面的了解,移民、宣教士丶教会、社区的关连,考察范围跨越本地丶福州丶新加坡、美囯、英囯、日本及韓囯等地。2011年在下得到年会文字事业部的祝福,加一項任务:“若有需要与各有关团体配合考察及研究有关历史文献。” ,同时上帝的恩典,可以与一些社团合作,在下终于决定辞了堂会的事奉职位,以便更专注于文字资料的整理与撰写,谢绝许多晚间的应酬与聚会。在下斗胆仿傚路加医生“……有好些人提笔作书,述说在我们中间所成就的事,是照传道的人,从起初亲眼看見,又传給我们的。这些事我既从起头都详细考察了,就定意要按著次序写给你,使你知道所學之道都是确实的。"(路加福音一章1-4节)。
文字的委身,需要“召命委身覌"与“恩赐委身覌"的相配合。所谓召命委身指所有基督徒从事的任何工作,都是召命(Vocation)。所谓恩赐委身覌則是指“不管是当艺朮家、工程師……就是如何根据自身的恩赐(Gifts),参与在某些具体的人事物上。" 基督徒从上帝得到指引和方向,永遠是生命能否繼續往前的关鍵。“我们各人蒙恩,都是照基督所量给各人的恩赐。”(以弗所四章7节)。文字之路更需具备宣教士般的毅力:笨与顽固。这也是为何在下三年前,同时开始踩脚车,一方面要拍攝诗巫的角角落落,一方面就是要培养身心灵的平衡丶健康与毅力,就如爱因斯坦说的名言:“生命有如踩脚车,为了平衡,必需继续移动"。
近年来,在下深深感觉到砂拉越卫理公会已经是百年老字号了,除了引进更多外国书籍与资讯,尤以网络时代,天下信息排山倒海,本地资讯信息就显得薄弱及缺乏创作力,因此从1999年推出“卫理报丛书”包括查經讲章、見证布道、攝影画冊、地方史料等,鼓励本地作者,出版更多本地创作,讲台加强本土的实例,尤其教会史应注入更多本色化的史料,如此才能有个平衡的犀鳥鄉神学及教会覌,同时对会众更具亲切感。
扔石头难検石头更不易
身为一位扔石头者,那就需要先检石头及筛选石头的过程。由於从各渠道得到的不完整及零星的资料,所以在整理时,遇到许多困难,比如美囯方面得到的记录就是宣教士献身时或出发前往工场前所填写的个人资料表格,最多是一些附加在工场时写的信件,却没有在工场或生平的完整记录;因此,往往要查考每一年的砂拉越年议会记录,一些中文名字又没有英文对照,同时发现各部的记录太过简单。当宣教士退下工场,回到自己的国家的生活或从事什么工作等资料,就很欠缺。幸运的话,有时从网络上找到一些死亡的记录加以补充。有些宣教士资料多一点,有些只有名字,沒找到资料。
抛砖引玉
目前,整理好的并在《卫理报》陆续刊登的约有50位宣教士的资料,可以看到,这些宣教士的资料都不是很完整。近日,透过网络联系到一些宣教士的後代(MK),他们也提供了一些资料。这本书就在资料欠缺丶数据不全丶在下本身能力不足的情况下,有点不自量力的扔出第一粒石头,是第一辑收录不完整的约25位宣教士的中英双语资料。
从这些人的彩虹見证,给人一个明显的信息,宣教工场要集中火力,宣教士要团结丶专注在特定的工场,有系统的跟进工作。若当初,富雅各夫妇来了一年半载就走了,可能就没有女子学校丶米较丶制冰机丶橡胶对等;若毕理夫妇匆匆的来匆匆的走了,可能今天就没有福儿院与毕理学院……。这本书若给今天的宣教差会/机构一点提示的话,那就是宣教士不能蜻蜓点水的到處跑,应该长期驻扎及道成肉身在当地若干年并与人们打成一片,同时,还有继承人,前仆後繼,其工作才能见到较显着的果效。这些宣教士,有的来了一两年,有的一期四年,有的超过十年,若加起来,恐怕200余位宣教士留在砂拉越土地上总计超过千年。真是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砂拉越卫理公会有今天,宣教士的功劳,真是千岁大计啊!
与此同时,在下也希望年会宣教部或其他差会,应该要对被差派的宣教士资料加以详细记錄及保畄,希望供给后人较容易参考的资料。愿感動历年来的宣教士所作所为的灵,同样地加倍感动今天分散世界各地的宣教士的所作所为。荣神益人!
在下只是一位扔石头的人,希望这不完整的资料,会有人对其中一些与事实有所出入丶数据有所差距丶事情有所争议丶记录有所错误等引起讨论丶修正与补充;或有人因而进一步的对宣教士事迹加以深入的研究,以便寻找出更多正确的丶更完整的资料,未来可以出版更真实的丶更学术性的本地宣教士修订版,那就达到拋砖引玉的目的,那该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啊!
这本书是第一粒石头,会继续出版第二辑丶第三辑……,在下往往在整理这些宣教士资料时,往往最先受到感动,看到默默无闻的宣教士们如何把生命的摆上及在这块土地上所流下的血与汗,異常激动。在死的文字堆中,遇到活的上帝,透过他们在犀乡的工作。这是一本犀乡版的《使徒行传》,上帝透过不同宣教士的工作,传递与彰显祂的爱与作为。这本小书希望能激起更多人对本地教会史料的兴趣,也促使更多人对来砂宣教士有所认识,更让许多人效法宣教士的精神,也可以走出去成为他人他方的宣教士。从1960年代本地的异文化(伊班)宣教的许忠厚牧师,到1988年差派跨国(澳洲)宣教士的夏长华牧师,再到1997年跨国异文化(柬埔寨)的张燕牧师,迄今吾会已差派超过60位宣教士到世界各地。目前在11个工场的海外宣教士有37人,无论海外未得之民及本地异文化的宣教工作都是急逼的。盼望这本书对他们有点参考的价值。
笨石顽固石到活石
命名为《留在犀乡的脚印》 的海外来砂拉越宣教士,收在第一辑的是1950年代或之前的宣教士的资料。这些宣教士愿意把他们的青春燃烧在犀鸟乡,因为他们忠于上帝的呼召,就如犀鸟夫妻的忠贞,他们对所信仰的上帝也是忠诚的。这信仰的对象,彼得强调“主乃活石”(彼得前书2:3-5),是“活的石头"(a living stone),是天下人间,唯一救赎主(徒四10-12)。咱们继承者、跟隨者,也要像活石一样,宣教史就是见证历代先贤先圣的“扔石头”的信心之旅,被扔中者也成为活石,得到益处,并且亦踏上这生命的旅程,与海内外宣教士及信徒们共同参与属灵圣殿的建设。“基督是他们的主,也是我们的主。"(林前一章2下节)
砂拉越卫理公会设教115年,从早期的美囯及中囯视为宣教的工场,到今天差派宣教士至海内外的教会,是时候对本会的历史尤其是宣教士资料,好好的加以有系统的研究与撰写了。
最后要谢谢下列人士的协助:卫理报英文主编林履星姐妹的安排,并得到斗湖张燕如姐妹丶美里张怡女士及诗巫周凱哲弟兄协助翻译英文,也陆续在英文版卫理报(Connection)刊登。吾會會長蘇慈安牧師、吾會宣教部干事王寶星牧師及澳洲墨爾本華人神學院廖玉強牧師,百忙中抽空写序。还有卫理报的书籍主編倪可菁姐妹的校对與編輯,讓这本书可以在衛理報65周年慶典前夕出爐!
在下只是一个扔石头的人……。
在下只是个扔石头的人……
上个世纪,从1903-1980年的77年的期间,前后约有12个囯家的210位宣教士来到犀鸟之乡,投入砂拉越卫理公会的华人与伊班人当中,从事福音丶教育丶医疗丶农业与社会关怀的事工。
若从1903年,第一位美囯宣教士富雅各牧师算起,至今已达113年;若从1980年官方指令下的最后一对外囯宣教士的离开,至今也有36年了。然而,今天若问起一般会友,吾会有那些宣教士时,恐怕很多人记得较为熟悉的富雅各牧师丶毕理夫妇,泗里奎的广东芭则对贺金森夫妇念念不忘,但还有其他200多位的宣教士,就不甚了解。
笨得像块石头
砂拉越这片占有124,000平方公里以热带雨林为主的土地,在1960年代之前,虽然称不上蛮荒之地,不过生活条件丶基本设施却是相当地落后。除了印尼及台湾原住民的宣教士来到相似环境的背景,大部分的英美等地的宣教士,来到砂拉越还真是需要无比的勇气与信心的。今天很多人会形容这些从优越环境来到落后地方的宣教士是笨得象块石头的人。
事实上,他们秉承上帝普世的爱丶基督的救赎论丶圣灵的转化力,步尘富雅各的无畏无私丶黄乃裳的利他精神,离乡背井,把他乡当己乡;他们的到来,对於砂拉越土地的人民是一种的祝福,在启迪与提升文明丶开濶视野丶增长知识与公德心都有所裨益,更重要的是生命得到更新与改变。
顽固得像块石头
卫理来砂第一位宣教士,富雅各前後留在砂拉越32年,当中有若干次回美囯述职(Furlough),从文献中发现有两回他是因为健康问题不得不回家休养。1913年生病回國休養16個禮拜,医生的诊断是神經衰弱(Nervous breakdown),15年后,他又病倒了,刚好那一年,1928年3月7日詩巫大火燒了230間店屋,富雅各较早先回美囯休养,医生诊断是憂鬱症、紧张困难及其他症狀(Depression,nervous difficulty and other sicknesses),他自己不能执笔,由太太富瑪麗代笔致函給美囯不同教會,要求捐款救济诗巫的灾民。痊癒了之后,又回到诗巫約6年,最後因为生病到不行了,被送到古晉,一生为卫理公会服侍病逝后埋葬在圣公会的坟场。富雅各在诗巫的福州人垦场当中,可能遇到许多人事的问题与挑战,他与後来的宣教士都选择继续留在其中,真是顽固得像块石头。
咱们经常在崇拜或团契里听到一些知名宣教士的生平如戴德生丶李文斯敦丶马礼逊等的故事,耳熟能详,甚是感动,实际上留在犀乡的循道卫理宗宣教士所擺上的生命經歷,同样让人異常感动。
撰写亦需笨与顽固
在下被委任为吾会文字事业部干事后,第二年(1995)为配合设教百年而计划出版“百周年纪念丛书”系列,出版了《富雅各》中英本传记等,也想到要整理其他宣教士的资料,不过不晓的应该从何下手,心有余而力不足。何況,在下在宣教士回國之前,都沒有跟任何一位宣教士打过交道的。2003年吾会庆祝富雅各来砂一百年时,身为《卫理报》的主编,心里有更强烈念头,应该把宣教士们的资料加以整理。在廖玉强牧师的博士论文中,看到200多位宣教士名单时,让人觉得有点不可思议。当时,在年会办公室的张小娟牧师协助写信到英囯循道会索取宣教士资料,黄良蓉校长也从美囯友人拿到一些。由于资料不齐全,迟迟未去进行,心忖应该由学有专才者来进行,或者起码是历史系出身者来负责会更恰当的。2013年在下有机会拜访了美囯卫理公会的档案中心,哲鲁大学(Drew University)的档案馆,得到另一部分美囯来砂的宣教士资料,手头上有七、八十位宣教士的资料了,因此尝试翻译及撰写几篇,在《卫理报》刊登。对于上帝的呼召不可或忘,既然此生走上文字之道,就专心只作一件事,除了文字还是文字,整理宣教士资料愈有使命感。因此认为在还沒找到适当的人选,在下就滥竽充数,没牛用“猫”,明明知道自已肚裡沒什么“料”,先扔几块石头,盼望扔到一些人,让他人来继续撰写。由于这项收集与整理的工作,需要额外的时间与精力来进行,同时需要与其他肢体丶部门丶甚至社团来配合;为了更全面的了解,移民、宣教士丶教会、社区的关连,考察范围跨越本地丶福州丶新加坡、美囯、英囯、日本及韓囯等地。2011年在下得到年会文字事业部的祝福,加一項任务:“若有需要与各有关团体配合考察及研究有关历史文献。” ,同时上帝的恩典,可以与一些社团合作,在下终于决定辞了堂会的事奉职位,以便更专注于文字资料的整理与撰写,谢绝许多晚间的应酬与聚会。在下斗胆仿傚路加医生“……有好些人提笔作书,述说在我们中间所成就的事,是照传道的人,从起初亲眼看見,又传給我们的。这些事我既从起头都详细考察了,就定意要按著次序写给你,使你知道所學之道都是确实的。"(路加福音一章1-4节)。
文字的委身,需要“召命委身覌"与“恩赐委身覌"的相配合。所谓召命委身指所有基督徒从事的任何工作,都是召命(Vocation)。所谓恩赐委身覌則是指“不管是当艺朮家、工程師……就是如何根据自身的恩赐(Gifts),参与在某些具体的人事物上。" 基督徒从上帝得到指引和方向,永遠是生命能否繼續往前的关鍵。“我们各人蒙恩,都是照基督所量给各人的恩赐。”(以弗所四章7节)。文字之路更需具备宣教士般的毅力:笨与顽固。这也是为何在下三年前,同时开始踩脚车,一方面要拍攝诗巫的角角落落,一方面就是要培养身心灵的平衡丶健康与毅力,就如爱因斯坦说的名言:“生命有如踩脚车,为了平衡,必需继续移动"。
近年来,在下深深感觉到砂拉越卫理公会已经是百年老字号了,除了引进更多外国书籍与资讯,尤以网络时代,天下信息排山倒海,本地资讯信息就显得薄弱及缺乏创作力,因此从1999年推出“卫理报丛书”包括查經讲章、見证布道、攝影画冊、地方史料等,鼓励本地作者,出版更多本地创作,讲台加强本土的实例,尤其教会史应注入更多本色化的史料,如此才能有个平衡的犀鳥鄉神学及教会覌,同时对会众更具亲切感。
扔石头难検石头更不易
身为一位扔石头者,那就需要先检石头及筛选石头的过程。由於从各渠道得到的不完整及零星的资料,所以在整理时,遇到许多困难,比如美囯方面得到的记录就是宣教士献身时或出发前往工场前所填写的个人资料表格,最多是一些附加在工场时写的信件,却没有在工场或生平的完整记录;因此,往往要查考每一年的砂拉越年议会记录,一些中文名字又没有英文对照,同时发现各部的记录太过简单。当宣教士退下工场,回到自己的国家的生活或从事什么工作等资料,就很欠缺。幸运的话,有时从网络上找到一些死亡的记录加以补充。有些宣教士资料多一点,有些只有名字,沒找到资料。
抛砖引玉
目前,整理好的并在《卫理报》陆续刊登的约有50位宣教士的资料,可以看到,这些宣教士的资料都不是很完整。近日,透过网络联系到一些宣教士的後代(MK),他们也提供了一些资料。这本书就在资料欠缺丶数据不全丶在下本身能力不足的情况下,有点不自量力的扔出第一粒石头,是第一辑收录不完整的约25位宣教士的中英双语资料。
从这些人的彩虹見证,给人一个明显的信息,宣教工场要集中火力,宣教士要团结丶专注在特定的工场,有系统的跟进工作。若当初,富雅各夫妇来了一年半载就走了,可能就没有女子学校丶米较丶制冰机丶橡胶对等;若毕理夫妇匆匆的来匆匆的走了,可能今天就没有福儿院与毕理学院……。这本书若给今天的宣教差会/机构一点提示的话,那就是宣教士不能蜻蜓点水的到處跑,应该长期驻扎及道成肉身在当地若干年并与人们打成一片,同时,还有继承人,前仆後繼,其工作才能见到较显着的果效。这些宣教士,有的来了一两年,有的一期四年,有的超过十年,若加起来,恐怕200余位宣教士留在砂拉越土地上总计超过千年。真是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砂拉越卫理公会有今天,宣教士的功劳,真是千岁大计啊!
与此同时,在下也希望年会宣教部或其他差会,应该要对被差派的宣教士资料加以详细记錄及保畄,希望供给后人较容易参考的资料。愿感動历年来的宣教士所作所为的灵,同样地加倍感动今天分散世界各地的宣教士的所作所为。荣神益人!
在下只是一位扔石头的人,希望这不完整的资料,会有人对其中一些与事实有所出入丶数据有所差距丶事情有所争议丶记录有所错误等引起讨论丶修正与补充;或有人因而进一步的对宣教士事迹加以深入的研究,以便寻找出更多正确的丶更完整的资料,未来可以出版更真实的丶更学术性的本地宣教士修订版,那就达到拋砖引玉的目的,那该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啊!
这本书是第一粒石头,会继续出版第二辑丶第三辑……,在下往往在整理这些宣教士资料时,往往最先受到感动,看到默默无闻的宣教士们如何把生命的摆上及在这块土地上所流下的血与汗,異常激动。在死的文字堆中,遇到活的上帝,透过他们在犀乡的工作。这是一本犀乡版的《使徒行传》,上帝透过不同宣教士的工作,传递与彰显祂的爱与作为。这本小书希望能激起更多人对本地教会史料的兴趣,也促使更多人对来砂宣教士有所认识,更让许多人效法宣教士的精神,也可以走出去成为他人他方的宣教士。从1960年代本地的异文化(伊班)宣教的许忠厚牧师,到1988年差派跨国(澳洲)宣教士的夏长华牧师,再到1997年跨国异文化(柬埔寨)的张燕牧师,迄今吾会已差派超过60位宣教士到世界各地。目前在11个工场的海外宣教士有37人,无论海外未得之民及本地异文化的宣教工作都是急逼的。盼望这本书对他们有点参考的价值。
笨石顽固石到活石
命名为《留在犀乡的脚印》 的海外来砂拉越宣教士,收在第一辑的是1950年代或之前的宣教士的资料。这些宣教士愿意把他们的青春燃烧在犀鸟乡,因为他们忠于上帝的呼召,就如犀鸟夫妻的忠贞,他们对所信仰的上帝也是忠诚的。这信仰的对象,彼得强调“主乃活石”(彼得前书2:3-5),是“活的石头"(a living stone),是天下人间,唯一救赎主(徒四10-12)。咱们继承者、跟隨者,也要像活石一样,宣教史就是见证历代先贤先圣的“扔石头”的信心之旅,被扔中者也成为活石,得到益处,并且亦踏上这生命的旅程,与海内外宣教士及信徒们共同参与属灵圣殿的建设。“基督是他们的主,也是我们的主。"(林前一章2下节)
砂拉越卫理公会设教115年,从早期的美囯及中囯视为宣教的工场,到今天差派宣教士至海内外的教会,是时候对本会的历史尤其是宣教士资料,好好的加以有系统的研究与撰写了。
最后要谢谢下列人士的协助:卫理报英文主编林履星姐妹的安排,并得到斗湖张燕如姐妹丶美里张怡女士及诗巫周凱哲弟兄协助翻译英文,也陆续在英文版卫理报(Connection)刊登。吾會會長蘇慈安牧師、吾會宣教部干事王寶星牧師及澳洲墨爾本華人神學院廖玉強牧師,百忙中抽空写序。还有卫理报的书籍主編倪可菁姐妹的校对與編輯,讓这本书可以在衛理報65周年慶典前夕出爐!
在下只是一个扔石头的人……。
Preface
As I looked at the task in front of me - to write about
more than 210 missionaries who have served Sarawak - I had initially felt that
I was just throwing a stone into the water.
In the last century, starting from
1903 to 1980 more than 210 missionaries from 12 countries came to the Land of
the Hornbills to serve the Methodist Church, for both the Chinese and Iban
congregations. These missionaries served in evangelism, education, medicine,
agriculture,music and social concerns.
If we chose 1903 as a starting
point, with the first American missionary to Sarawak, James Hoover, these
missionaries have a history of 113 years. Our foreign missionaries ended their
service in 1980 when the last of them was asked to leave the country. Thus 36
years have gone by. And now, if we were to ask our local congregation, how much
do they know about these missionaries, most would remember only a few like Rev
James Hoover and the Pilleys in Sarikei , perhaps Mr & Mrs John Hodgkinson among
the Cantonese. There is an English simile which says that some people are as
speechless as stones. In other words many of our new generation are likened to
stones because they cannot say anything about these early missionaries.
Sarawak has a land area of 124,000 sq kilometres,
consisting mainly of rainforest and swamps. Before 1960, it was known as an
under-developed country with very limited basic necessities. In those days,
missionaries from Indonesia and Taiwanese Indigenous groups,with similar backgrounds,
came without feeling apprehensive. However, foreign missionaries from America
and England needed great courage and faith to come to a remote and backward
Sarawak. Many people of today would empathise with their situation and consider
them fearless and perhaps "foolhardy" because they did not know any
better and yet plodded on fearlessly and unwaveringly as the Rock of
Gilbraltar.
But, indeed, the reason they came was for the love of
God. They were called to love the people of this world and to bring salvation
to them through the power of the Holy Spirit. With these convictions, young men
like James Hoover and Wong Nai Siong came to Sarawak with a selfless spirit,
making a home here, to be a blessing for many others. Many changes were made by
them to upgrade the living standard of the people, by bringing both social,
education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Unmovable like a rock"
James Hoover stayed in Sarawak for about 32 years, though he was on furlough a couple of times. From recorded documents, on two occasions, he went back due to health problems. In 1913, he went home for 16 weeks to rehab because he was suffering from burn-out. In 1928, he also went back due to depression, anxieties and other related sicknesses. He had left before the Big Fire in Sibu on 7 March 1928, which saw the destruction of 230 shop-houses. Mrs Hoover wrote to many churches in America, pleading for donation for the fire victims of Sibu. After his recovery, Rev Hoover came back to serve again for 6 years. He was sick again and was sent to Kuching for treatment but breathed his last in 1935. He was buried at the Anglican Cemetery in Kuching. James Hoover had offered his life to the Methodists of Sarawak. He was a Pioneer in Sarawak, struggling together with the Foochow immigrants from China; facing many challenges and difficulties. He still insisted to stay on. He was indeed unmovable and "as steadfast as a rock"
James Hoover stayed in Sarawak for about 32 years, though he was on furlough a couple of times. From recorded documents, on two occasions, he went back due to health problems. In 1913, he went home for 16 weeks to rehab because he was suffering from burn-out. In 1928, he also went back due to depression, anxieties and other related sicknesses. He had left before the Big Fire in Sibu on 7 March 1928, which saw the destruction of 230 shop-houses. Mrs Hoover wrote to many churches in America, pleading for donation for the fire victims of Sibu. After his recovery, Rev Hoover came back to serve again for 6 years. He was sick again and was sent to Kuching for treatment but breathed his last in 1935. He was buried at the Anglican Cemetery in Kuching. James Hoover had offered his life to the Methodists of Sarawak. He was a Pioneer in Sarawak, struggling together with the Foochow immigrants from China; facing many challenges and difficulties. He still insisted to stay on. He was indeed unmovable and "as steadfast as a rock"
We often hear about other very famous missionaries like
Hudson Taylor, David Livingstone, Robert Morrison during our fellowship
gatherings. Yet we do not know much about our own Methodist missionaries
serving in Sarawak. So I have taken up the task to write about our foreign
missionaries. As a writer writing about the missionaries to Sarawak I feel that
I am just as “foolhardy and stubborn" like the missionaries. I want to be
“unmovable and rock stubborn like Hoover” and work on tirelessly.
The Board of Christian Literature SCAC published a
Journal on James Hoover in Chinese and English in 1995 to mark the 100th
Anniversary celebration of Methodism in Sarawak and to commemorate his work and
sacrifices.
After I was appointed as a Director of the board,
thoughts of compiling a book on other missionaries in Sarawak came to mind, but
I had no idea where to begin as I never had a chance to meet any of them before
they left.
In 2003, as the Editor of the Chinese Methodist message,
I was fortunate to work on this theme and was inspired to find out more about
them in our Methodist history in Sarawak. From a doctoral dissertation by Liong
Yuk Chong came the name list of the 210 missionaries and I was awed by this
information. Rev Lenita Tiong, wrote to the Methodist Church in Britain for
more detailed information on this matter. The Principal of Methodist Pilley
Institue , Mdm Judy Wong also found some more names from her American friends.
As the information was not enough, we couldn’t do much to compile a book. So I
thought I should just drop the idea and let people who are better equipped to
do the job. However, in 2013, I was given a chance to visit the United
Methodist Archives & History Center – Drew University, New Jersey USA,
where I gathered more information on these missionaries.
So from scratch I started to write short excerpts on
these missionaries for the Chinese Methodist Message and have them translated
into English for Connection readers to enjoy.
A book about the missionaries is a humongous task which
requires collaboration from different bodies to make it possible to accomplish.
I feel that it is like throwing a stone into a body of water and allow ripples
to form. I really hope someone would also be interested to continue this task
to bring all these great personalities to light! The scope is very wide as our
history involves many people, localities, societies, governing bodies and
countries, as far as Singapore, China, Korea, Japan, the USA and England and so
on.
With this task at hand, honestly, I have given up many
leisure hours and church activities to put my full attention to gather more
information on each of these missionaries and to share them with readers. This
task demands perseverance like those of our beloved missionaries; unwavering
and steadfast passion, and continual persistence to complete the task.
I also started cycling as my new hobby three years ago,
so that I could go around taking pictures of Sibu. Cycling helps me to balance
my stress, to be healthy and also to learn persistence. Just as this quote
goes, “Life is like riding a bicycle. To keep your balance, you must keep
moving.(Quote Albert Einstein)
Methodism in Sarawak is a hundred year-old trademark, we
need local writers to bring out our own specialities even though we have a lot
of books from foreign writers with us. I hope more will use what we have, to
share them with our congregation and the younger generation.
The abundance of good work of our forefathers and
missionaries should be part of the tapestry of our church history. Let’s create
the Hornbill Theology and Methodist Church outlook as a part of the unique
history of Sarawak!
Throwing a stone is hard so is picking up one !
As a stone thrower, I also have to pick up stones. I have
collected little pebbles, gems and nuggets, from here and there, which are
incomplete and may be inadequate. Not many records could be found from foreign
missionaries as to when they left for mission or about their lives. Little was
gathered from the letters they wrote home. They had no personal dairies or
journals as records. Looking through the records in our Sarawak churches, we
could only find Chinese names of these people, not knowing their real
identities and when they returned home and no further information was recorded
as to where they went or what they did later. If we are lucky, from the
Internet , sometimes we could find something from their obituaries.
If the Hoovers just came and left, there might be no Yuk Ing Girls’ School, rice mills, ice- making machine, rubber and so on: if the Pilleys came and left too soon, we might not have the Methodist Children’s Home(orphanage) and the Methodist Pilley Institute.
If the Hoovers just came and left, there might be no Yuk Ing Girls’ School, rice mills, ice- making machine, rubber and so on: if the Pilleys came and left too soon, we might not have the Methodist Children’s Home(orphanage) and the Methodist Pilley Institute.
From all these we are ascertained of one fact; we need to
converge our resources or strength for a purpose, to collaborate with others
and have specific goals to focus on and be systematic in the process.
Therefore, based on the experiences of these foreign missionaries, I hope the
Mission Boards, Evangelistic bodies or organizations will develop new
strategies. Our missionaries need not be dispersed in too many places, so that
they will be better organised and focused in their tasks to bring better
results.
If we added up all the years the 200 and more foreign
missionaries had served in Sarawak, it could be more than a thousand years.
With that effort, they built what we have today. We cannot ignore and forget
all these! Their lives and contributions act as encouragement and
inspiration.
Those articles that have been compiled and completed
would continue to be published in the Chinese Methodist Message and Connection.
At the moment 50 of them have been written but the information has not been
completely collected. We have got in-touch with some of their descendants, and
we have also received more information about them. With the limitations, we are
writing as best as we could. The first batch of 25 missionaries written in both
Chinese and English has been compiled for this publication.
It is my fervent hope that my writing will inspire more
people to take an interest in this matter. The work is not fully completed as
there might be conflicting data regarding dates, numbers, places and names of
the people involved, and even spellings.
We will gladly welcome any corrections to be made and
happily rectify them if you can supply us with relevant documents and data. We
will be happy to receive suggestions, corrections and any discussions on the
subject for the betterment of the book.
We
will continue to compile the second and the third sequels when we have finished
editing and compiling them in the near future. From our findings, many unknown
missionaries had given their lives in the spreading of the Gospel in Sarawak.
It is very touching!
These series are like the ‘Acts of the Hornbills’. God
has, through his servants, the missionaries, brought His love and His blessing
to us. I hope this book will interest our congregation to know our roots,
inspire our new generation missionaries and help them in their service, and be
a blessing to the place they are serving. Besides, I hope some readers will
become missionaries to reach out to others and the spread of the love of God;
starting at home through cross-culture mission, going to our neighbours, the
Ibans like Rev Hii Tung Hou, who has had served the Ibans diligently. SCAC had
also sent Rev James Ha Tiong Hua to Australia in 1988. In 1977, Rev Jessica
Tiong went to Cambodia. At present there are 60 missionaries in 11
destinations. We need more urgently! .
Unwavering and steadfast missionaries, may be even
regarded as “ foolhardy and stubborn” have evolved to “Living Stones”!
“Footprint in Land of the Hornbills’is a book about
missionaries to Sarawak. The first publication is about missionaries serving in
Sarawak before 1950. These missionaries sacrificed their youth for the land of
the Hornbills. They were diligent, responsible, steadfast and faithful like the
hornbills to their spouse and the missionaries to their calling to serve here.
Peter called Jesus a ‘living stone’ ( 1Peter 2:3-5) because Jesus is the only
saviour in the world. (Act 4:10-12 ). As his successors, we have to live like
living stones too as what our forefathers had done, living out their faith in
life.
Today, as Christians, we are still building the spiritual
temple with other missionaries far and near.
The Sarawak Methodists have a history of 115 years.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the American and Chinese missionaries, Sarawak was their mission field. Today, we can also send our missionaries abroad. Thus, it is time we look into our evangelistic history and make a careful study and write about it as well.
Acknowledgements:
I would like to thank the following for making this book possible:
Ling Lee Sing , the editor of The English Methodist Message, Connection, for arranging and editing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Christina Tiong, Chang Yi and Chiew Kai Zhe for their assistance in translation.
The Sarawak Methodists have a history of 115 years.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the American and Chinese missionaries, Sarawak was their mission field. Today, we can also send our missionaries abroad. Thus, it is time we look into our evangelistic history and make a careful study and write about it as well.
Acknowledgements:
I would like to thank the following for making this book possible:
Ling Lee Sing , the editor of The English Methodist Message, Connection, for arranging and editing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Christina Tiong, Chang Yi and Chiew Kai Zhe for their assistance in translation.
Thanks to our SCAC president Rev Dr Dato Sii Chii Ann ,
Rev Grace Wong, the Director of Mission Board.
Special thanks to Rev Dr Liong Yuk Chong of Melbourne School of Theology, Australia who wrote the Foreword for this book.
Special thanks to Rev Dr Liong Yuk Chong of Melbourne School of Theology, Australia who wrote the Foreword for this book.
I am also grateful to my co-worker, Ms Tumi Ngae for her
proof-reading and editing .
Thank you all for making it possible for the publication
of this book to mark the 65th Anniversary of the Chinese Methodist Message.
I am just a stone thrower….
Wong Meng Lei
梦里书阁(2)《摆渡人》
原作名: Ferryman
作者: [英]克莱儿·麦克福尔(Claire McFall)
译者: 付强
出版社: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出版年: 2015-6-1
页数: 280
定价: 36.00
装帧: 平装
每次出门都会在旅途中買一两本书阅讀,上個月到中囯當然沒有例外,從鎮江到上海的車站上,就買了英國女老師Claire McFall(克莱儿•麦克福尔)于2013年出版的第一本著作《摆渡人》(Ferryman)中文版。晚上躺在星外灘的21樓公寓的房間,窗外瞰覽黃埔江的現代摆渡人,用游艇載客穿梭迷炫的LED灯火中,以睡前輕鬆心態翻閱。然而,每每有让人欲擺不能的情节,同床的華新牧師已經五六七八了......
《摆渡人》內容有点玄,故事发生在一场意外后,少女迪伦(Dylan)與每个灵魂一样需要穿越一片荒原才能到达彼岸,都会有各自的摆渡人。崔斯坦(Tristan)是摆渡人,他受荒原的限制,一趟又一趟的完成摆渡任务,早已心力憔悴,但是在他带领迪伦完成摆渡任务后,迪伦却返回找他并带领着不抱希望的他一起重回人间。第一趟,崔斯坦是迪伦的摆渡人,带领她穿过荒原,完成灵魂的救赎,第二趟,迪伦是崔斯坦的摆渡人,带着他冲破对未知的恐惧,完成生命的救赎。书的內容是由生而死,又从死而生,回到人间,結果是如书封上的一句話:“如果我真的存在,也是因为你需要我”。书內容似乎要帶出的信息是生命可贵,亲情可贵,爱情更偉大。
《摆渡人》是克萊兒的初作却一举摘得数项世界文学大奖,被形容是一部被称为灵魂震颤的心灵探索小说,是一部happy ending的小說。
#梦里书阁
出版年: 2015-6-1
页数: 280
定价: 36.00
装帧: 平装
每次出门都会在旅途中買一两本书阅讀,上個月到中囯當然沒有例外,從鎮江到上海的車站上,就買了英國女老師Claire McFall(克莱儿•麦克福尔)于2013年出版的第一本著作《摆渡人》(Ferryman)中文版。晚上躺在星外灘的21樓公寓的房間,窗外瞰覽黃埔江的現代摆渡人,用游艇載客穿梭迷炫的LED灯火中,以睡前輕鬆心態翻閱。然而,每每有让人欲擺不能的情节,同床的華新牧師已經五六七八了......
《摆渡人》內容有点玄,故事发生在一场意外后,少女迪伦(Dylan)與每个灵魂一样需要穿越一片荒原才能到达彼岸,都会有各自的摆渡人。崔斯坦(Tristan)是摆渡人,他受荒原的限制,一趟又一趟的完成摆渡任务,早已心力憔悴,但是在他带领迪伦完成摆渡任务后,迪伦却返回找他并带领着不抱希望的他一起重回人间。第一趟,崔斯坦是迪伦的摆渡人,带领她穿过荒原,完成灵魂的救赎,第二趟,迪伦是崔斯坦的摆渡人,带着他冲破对未知的恐惧,完成生命的救赎。书的內容是由生而死,又从死而生,回到人间,結果是如书封上的一句話:“如果我真的存在,也是因为你需要我”。书內容似乎要帶出的信息是生命可贵,亲情可贵,爱情更偉大。
《摆渡人》是克萊兒的初作却一举摘得数项世界文学大奖,被形容是一部被称为灵魂震颤的心灵探索小说,是一部happy ending的小說。
#梦里书阁
梦里书阁(1)
2016年5月24日
《李提摩太的雄心報紙膽》
作者:施以諾
出版社:主流出版 出版社
出版日:2010/4/23
ISBN:9789868521261
語言:中文繁體
Trace the trail of China Christian Literature along the Bund SOURCE, Christian Literature society Building, 128 Huqiu Rd., Shanghai.
"我发现中国老百姓最崇尚的不是武士道,也不是政治家,而是学者。老百姓很尊敬读书人,深深以身边的读书人为荣......用文字来宣教,是很好的方式。" ——李提摩太
2016年四月14日清晨6点左右,上海黄浦江畔仍然一片朦胧,在下一个人走向外滩源(位于外滩北端,苏州河与黄浦江的交汇处)的虎丘路,独自在重修中的《 广学大楼 》前肃立片刻......想起李提摩太(Timothy Richard)曾在这里办过《 万国公报 》,该报是由卫理公会另一支派监理会的林乐知(Young John Allen)所创,该报对中国近代影响很大,包括维新派的梁启超与康有为等。黄乃裳就曾与他们一同上书给皇帝,但后来慈禧太后反扑,乃裳也被例入钦犯第11呢!这造成他到新加坡避难而後有空前福建移民计划并在婆罗洲建设新福州垦场的创举。台湾主流出版社的由施以诺着《李提摩太的雄心报纸胆 》是一本109面的小书,可以一下子读完并了解外国办报及近代中国的出版情况。
#梦里书阁
作者:施以諾
出版社:主流出版 出版社
出版日:2010/4/23
ISBN:9789868521261
語言:中文繁體
Trace the trail of China Christian Literature along the Bund SOURCE, Christian Literature society Building, 128 Huqiu Rd., Shanghai.
"我发现中国老百姓最崇尚的不是武士道,也不是政治家,而是学者。老百姓很尊敬读书人,深深以身边的读书人为荣......用文字来宣教,是很好的方式。" ——李提摩太
2016年四月14日清晨6点左右,上海黄浦江畔仍然一片朦胧,在下一个人走向外滩源(位于外滩北端,苏州河与黄浦江的交汇处)的虎丘路,独自在重修中的《 广学大楼 》前肃立片刻......想起李提摩太(Timothy Richard)曾在这里办过《 万国公报 》,该报是由卫理公会另一支派监理会的林乐知(Young John Allen)所创,该报对中国近代影响很大,包括维新派的梁启超与康有为等。黄乃裳就曾与他们一同上书给皇帝,但后来慈禧太后反扑,乃裳也被例入钦犯第11呢!这造成他到新加坡避难而後有空前福建移民计划并在婆罗洲建设新福州垦场的创举。台湾主流出版社的由施以诺着《李提摩太的雄心报纸胆 》是一本109面的小书,可以一下子读完并了解外国办报及近代中国的出版情况。
#梦里书阁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