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7-31

喫船

包邊形狀如船底形,給人比較好吃的感覺!
(相片是由英仔拍的,每次別人拍在下樣貌都是模糊不清...)

  想當年,在鄉居的日子,媽親手製作大包,剛蒸出來的包,熱騰騰,包邊切下,大家都要搶先說要喫船,取其形狀,都說比較好吃.....
  今晚尾嬸拿一個剛買的多種用途製包機,現場製包,一個小時就有得吃,讓人喫到回味無窮,尤其塗上牛油(Butter),那種溶化在包裡,吃在口中的感覺,真是太捧了!那可是童年的味道,媽媽的味道,山芭的味道,小弟與在下都在第一時間搶得船邊先喫為快!

阿容切船時影,二嫂與尾嬸在旁看得流口水......

願此文獻給詩巫知名“喫包”部長,在下大概都吃了5-10粒包之後,他才會吃到一粒,然後還以為在下沒吃過包的樣子,他,包部長,真是特錯大錯了!哇哈哈哈(需用阿必哥笑聲才夠傳神)
更多圖文製包過程見在下另一個部落:詩巫咖啡店

花痴版蔣介石!

沙巴山打根張清反貌似蔣介石,也有人說像阮次山,去年與他見面因時間關係,未去他的家看花,這次於抵步後就去他家賞花!
看他外表粗獷,不像是種花人,但原來他可是花痴,蘭花與盆栽價值應該幾萬元吧!?
這是他的盆栽園一瞥,價值不菲!

蝴蝶蘭花Butterfly Orchid

穿著花裙跳舞的蘭花Dancing Orchid

一行人與花痴合影

人不可貌相,人家每天都要消磨好長時間在這些花圃呢!

2009-07-30

8月3日動土禮照舊!

今日報章都以大篇幅報導,不過內容錯誤百出,實際情況是承包商的工人燒蜂波及,承包商也於約兩個星期之前已在那裡打地基等工程,不是由該堂的教友燒蜂窩或前天才去清理等報導......
下是消防局的警告紙,危樓,閒人勿進!

不過,8月3日星期一下午三時,原訂的重修工程動土禮照舊進行,你豈可缺席呢?
砂拉越衛理公會的新禮拜堂建立多多當兒,敢踏出一步,保留一個舊聖堂的舉動是一項歷史性記錄!這個把一個舊堂轉型為文物館的行動,等大家來見證!
圖示是七月初燒火之前所拍的木牆的落地窗一瞥!

燒火後的木牆,基本上還保持原貎!

燒火前的大門

燒火後的大門依舊,不過面目全非......

來來來,讓咱們參加一個歷史性的
     卻充滿弔詭性歷史的
           歷史文物館重修動土禮!

You are invited to attend the earth breaking ceremony at 3pm, 3 Aug 2009 , Ging Ann Dong, Kwong Hua Sg Sadit.

2009-07-29

光華真安堂舊禮拜堂夫火

經過兩三年來開會,爭取,決定,把詩巫西岸的真安堂保留為鄉區的歷史文獻館,原訂於8月3日舉行動土禮,昨天(7月28日)上午10.30am左右卻告失火......
阿啟哥(周永啟)拿著被火燒不壞的招牌,感慨萬千!

原來是承建商日前已在該堂開始打地基,昨天工人要燒在教堂後方的一窩蜂,卻告失火控制不來;本來該舊禮拜堂是要加固及保留原貌,現在燒到只剩下兩面木牆,比美澳門的大三巴的教堂......尚幸日前已把原來放在禮拜堂裡面的文物搬移到其他地方去了!
昨天最後需勞動消防員來滅火,貼了一張告示牌表示一個禮拜不允許人進出以策安全云。

兩個禮拜堂在下經過所拍的原貌,現已成為歷史的遺照......

本部落更多相關文章與相片:
1.2007年2月10日保留真安堂
2.2008年8月22日真安堂鐘樓(一)
3.2008年8月22日真安堂鐘樓(二)
4.2008年8月23日真安堂的鐘(三)
5.2008年8月25日真安堂的鐘(四)
6.2009年7月9日光華最古老房子
7.2009年7月9日光華丁興俊故居位置圖

2009-07-28

六親不認:榴槤的魅力

  快點囉!吃榴槤了......
  半路吃了斗湖最好吃的包點,剛抵聖恩堂,牧師歌星毛維巧一見面就如此催促著,表示是在下姐姐拿來的......
  到廚房看到林厚武會長操刀剝榴槤!

向來他與在下交情很佳,一見面都會大呼小叫的,但這次見面連睬都不睬在下......

黃肉包乾,大家爭先恐後的,一下子,榴槤都不見了......
穿紅衣者是鄭國強牧師

2009-07-27

一陣狂風之後......


7月27日下班的時候,忽然來一陣狂風狂雨......
布律克樹倒,在下茶會之後,去巴殺街走一圈,發現樹邊一棵樹倒向店屋,有人在幫忙清理......

回到家,看到錫安堂的堂丁屋頂被吹的一角,文彬說房間漲水了,床頭濕了.....今晚要睡水床了!?
當然很多花被吹倒!
Posted by Picasa

2009-07-23

Eyesore眼酸......心酸

富瑪麗Mary Hoover的眼目被人劃了幾筆......

擦不掉,只好照樣Camera!詩巫人的公德心也被攝進去了!

夏日炎炎正好眠......

黃乃裳與流浪漢......

有時帶客人去一些景點,不是那景不好,而是人有問題,當在下在滔滔不絕地講詩巫多么好,又多么美.....哦,咳,嘔.....
上星期帶幾位The provider拍攝影視片的,三位都是姐妹,去到富雅各紀念公園,那個保安員先是醉醺醺,人一歪一斜地說要幫拍照,然後一轉眼,就在窄門處公然小小方便......(特別註明:希望部長不要把相片放大看那倒影的什么鳥東西!)

2009-07-22

新的舊福源堂New Masland Methodist Church

  詩巫愛蓮街福源堂是砂拉越衛理公會的第五間禮拜堂,於1969年建造布律克的新福源堂,原來教堂關閉約一年,後來兩邊都聚會,所以有舊堂與新堂之別!
  1993年舊堂重建,2009年舊堂再重建,新上加新,不過大家還是稱之為舊福源堂不過其英文名則不會有此混淆:Masland Methodist Church,是為紀念當時一位美國的寡婦捐一筆巨款建堂的
  新的舊福源堂將於8月16日開幕,圖示日前在三洋大廈的20樓拍的福源堂與富雅各廣場鳥瞰圖

圖下是阿平所拍的兩張合成圖:福源堂,詩巫新地標!


2009-07-21

永遠的阿婆羅Apollo


最近阿美利堅慶祝人類登月40週年,當時奧巴馬才7歲,在下約比他大一倍,在小學六年及開始進入詩巫南村中正中學唸過渡班期間,對於收集及剪報有關阿婆羅的輯成一冊,130多面厚。十足阿婆羅迷!

當時中正中學的校歌:培育科學頭腦......最後科學家當不成,養豬三年又不成,結果至今編書去啦!


2009-07-20

大馬之最-雙魚座

  拉讓江詩人-李炎城,在下通常叫他老李,在全砂最高的三洋大廈,對三位吉隆坡訪客說眼前所看到的是全馬最大的雙魚座......
  從高空看下去的全馬最大廣場(Sibu Town Square)的圖案倒真像兩隻白昌或黑昌魚?你說呢?

  然後,老李指著稍遠的兩江交滙的地方說,那是魚刺,又如人體的骨頭,一根一根,一條一條,抽絲剝繭般,一船一船的被拔掉載走......賺的是美金,付出的是生態的污染,換一條黃河......若砂拉越如一隻魚,如此糟蹋,不死才怪!?後面一句是在下補充的。你說呢?

曾任Astro的攝影者,現為The Provider的導演及攝相者,德恩在三洋20樓對著詩巫開麥拉Camera!她說詩巫真美......詩巫人說吉隆坡才美!?你說呢?

Posted by Picasa

2009-07-19

詩巫之最(Pipe Organ)

  魚翅裝上去了!
  乍看真有點像魚尾,看來沒什么特色,這可是詩巫唯一的管風琴(Pipe Organ),裝置在新的舊福源堂(Masland Methodist Church),約值十多萬RM,今天剛啟用。在下今早帶了三位來自吉隆坡的阿妹仔去錫安堂作禮拜,然後去福源堂參觀,由於第二堂崇拜開始,跑到第二樓聆賞這個詩巫之最.....
  還真有氣派,雖是對牛彈琴,在下耳朵也堅立起來,聽出耳油來!

這是自第二樓的音響處拍下去,樂齡詩班及小童洗禮。看來福源堂的設備都是第一流,8月16日正式舉行重修後落成奉獻禮的。
管風琴的資料:
維基百科的管風琴
另參周部長的裝置超級音响的文字相片:
7月10日黃梨當柚子(拋)
7月13日管風琴當音响
Posted by Picasa

Hi La La(喜啦啦的背後)


  黃家要組織一個喜啦啦組合,參加一個詩歌觀摩會,每週的茶會(拜五及禮拜天的晚上)都要練唱至十點多或十一點的深夜;在起名字時,號名專家祿哥/伯說用童年時對玩伴的一個稱號:喜啦啦,結果就敲定以此名參加......
  三母是詩巫街最早專業的指揮與聲樂訓練者,雖對這些小輩,照樣嚴格要求,方舟這位馳騁在農場魚池畔的香蕉王子,也被馴得服服貼貼!
  每次的練唱都不含糊,大家都很認真,但對幾位沒有參與的的年長一輩則聽到睡了......真是對牛彈琴!



2009-07-16

麵線牽鄉情......

周道惠每次回來詩巫,一定要買光餅等詩巫小食,那天吃了老飯就載他去靝泉(Tiang Chuon)老招牌買......

在中央菜市場,買了三尺長的福州麵線;
很多詩巫人,沒有三兩三,豈能過唐山離鄉背井,不過有機會返回新唐山(家鄉),絕不錯過線麵,這長長的麵線牽動遊子的心,牽掛著遊子的情......

2009-07-15

蒲魯士後代詩巫尋根Trace the root at Sibu

  Alex(亞歷山大-Alexander Manton)在詩巫找到外曾祖父蒲魯士的紀念園及相片,很是感動!
  蒲魯士(William Nesbit Brewster)於1890年到中國的興化宣教,建學堂醫院,設孤兒院戒煙所,翻譯興化話聖經等,1911年聽到福州人移民詩巫生活還過的不錯的消息,就親自去看一下。然後,在富雅各教士的協助下,安排在詩巫新珠山的另一邊給興化人去開墾園地。1912年兩批共141人的興化人在蒲魯士安排陳秉忠牧師帶領來到詩巫。
Alexander Mares-Manton came to Sibu at 13 July 2009 to trace the footsteps of his great grandfather, William Nesbit Brewster.
Brewster was a missionary for Hinhua, China and want to sought a place oversea for the hinhua ppl after he heard the foochow migrants enjoyed the good life in Sibu, Borneo.1911 He came to Sibu and asked a piece of land opposite sg Merah for Hinhua.1912 two batches of Hinhua migrants, all are Methodists move to Sibu.
Brewster's son Harold was a founder of Kapit Christ Hospital, upper Rajang River, Sarawak during 1956.
Pic shows Alex stand before his great grandfather memorial park - Sibu Hinhua memorial park.

前拍後拍,詩巫與這位宣教世家的後代有密切關係,後來1956年間,蒲魯士的兒子蒲天壽(Harold Brewster)在加帛創辦基督醫院(Kapit Christ Hospital)。這次時間匆忙,Alex表示8月間會與母親去一趟。

在下與他是在email上認識,Alex是在新加坡從事商業攝影工作,特別前來古晉參加雨林音樂節,然後取道詩巫;在下帶領去一些詩巫找其祖先相關的地方與訪問一些人,第二天叫詩巫興化頭林宗建來請吃興化米粉,再加兩粒太平蛋。
Alex taste the Hinhua Meehoon with Ling Chung Kiang, the chairman of Sibu Hinhua association.
He describe the Hinhua taste excellent!

(興化)Hin Hua, Henghua, Hinhwa, Xinhwa
Reference articles from Sarawakianaii:
Hinhua and Rev Brewster
The Hinhua early settlement days
Christ Hospital related with Brewster's family

2009-07-14

阿獻阿媽

阿獻阿媽,這是在下過去對她的稱呼,因為她的子女中與阿獻最早相識相熟,所以見到她老人家慣稱阿獻阿媽。她與已故周勝駟育有五男三女,圖示2007年在其女兒喜鸚家時所拍攝,她為母親梳頭髮時獨家相片!

當時衛理報同工與她老人家合影,周喜鸚做包給大家吃!

周氏兄弟都生長在詩巫西岸的船溪美祿(Sg Bidut),後來到民都魯發展,也有的到吉隆坡,再下一代到紐西蘭等地;父母先後過世,都要運回唐山(詩巫)安葬;今早他們子孫們於三點多就自民都魯出發,回到詩巫,圖示老大,道忠,拿著母親的遺照登山......

孝孫男阿必哥自新加坡趕回來,拿著花圈送嫲嫲最後一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