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2-20

梦里书阁(147-......) 2019

梦里书阁(157)
從桃花源到夏都--廬山近代建築文化景觀
作者: 歐陽懷龍(主編)
出版社:同濟大學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04/01
語言:簡體中文
定價:228元
欧阳怀编著的《从桃花源到夏都--庐山近代建筑文化景观(发现中国建筑)》从历史、文化、建筑、规划、园林等多角度对庐山近代建筑文化景观进行分析,采用了大量实例,并对它们的保护和再利用进行了总结。发掘和研究庐山建筑文化景观遗产,就是为了更好地开发利用遗产资源,赋予历史文化遗产以新的生命力,促进旅游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本書內容包括︰廬山古代建築文化;從隱逸山林到避暑勝地;夏都的興起;山林城市;廬山近代的波嚇爾規劃等。


梦里书阁(156)
《庐山拾遗》
编者:慕德华丶慕星
出版:江西高校出版社
日期:2015年8月
页数:178
价格:人民币42(邱仁发牧师赠)
  砂拉越卫理公会华人会历史文献部于2016年4月2-13日主办“江苏及江西历史考察团",行前与魏顺珠主任策划行程时发现去了南昌与九江后,原来庐山也就在九江南郊不远,因此去探一探庐山真面目也是不错的,然而由于行程紧凑,我们只是一天来回,所以很多地方只是走马看花。上山是坐该山旅游的专车,司机兼导游,一路介绍庐山的景点,听庐山有今天的景点,是由一位英国教士用不光荣手段拿到土地发展而成的。这引发了在下的兴趣,到了山上,买到了书,又加上同行的新加坡邱仁发牧师赠送这本庐山拾遗,对于现代庐山的开发的前因后果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由于山上的天气云雾多,所以还真是走了一趟仍然不识卢山真面呢?早在公元817年, 诗人白居易把庐山放在了中国名山中的第一位。
  他说:“匡庐奇秀甲天下山。”
  唐朝诗人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全诗是: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北宋诗人苏轼以“观身卧云岭”(超脱于物,静观内省)的独具个性的审美观,写出了“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极富哲理丶意境深邃的千古名诗。
  然而讲到庐山的近代开发,并且成为旅游胜地,则一定要提到英国循道的宣教士李德立呢!李德立(Edward Selby Little,1864年-1939年)英国人,毕业于剑桥大学。1886年22岁时来华传教,1895年,李德立从中国官府得到为期999年的租契,开始把庐山山顶气候凉爽的牯牛岭长冲(东谷)开发为外侨避暑地,并根据英文cooling(清凉)的音译,把牯牛岭简称为牯岭。
  为了方便管理,他组织了董事会,编号出售土地,负责治安及进行市政建设等。一派田园城市风格的风景优美的居住环境,使避暑地在同一时期西方传教士开发的中国几大避暑地中,经营最为成功。当时共有欧美七个国家,四十八个教会在中国的组织在庐山建造别墅,其中,英国十六个教会丶美国二十二个丶挪威两个丶德国两个丶瑞典两个丶芬兰一个丶加拿大一个丶英美联合教会一个丶不明国籍一个,还有中国人主办的基督教新教教会一个,当时庐山上仅教堂就有十三座。
  1899年,李德立被聘为上海英资卜内门洋行的首任总经理。1904年-1906年间当选为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董事,曾竭力主张在租界禁绝鸦片。1911年辛亥革命时,曾以上海外商代表身份,并作为中间人与六国领事一起参加清政府与革命党在上海的南北和谈,同时得到袁世凯和孙中山的和平勋章。1921年-1923年为澳大利亚驻华商务代表。1929年,李德立离开中国,前往新西兰的凯里凯里开辟新的旅游胜地。
  本书内容还包括:庐山――中华护理学会的诞生地丶
诞生在庐山的英国当代文学大家――默文匹克丶新西兰的猕猴桃来自江西庐山丶牯岭芝罘学校的由来丶红色女间谍鲁特?维尔纳在庐山丶鲁茨主教丶女儿弗朗西斯和'庐山组曲'丶奥斯一家四代的庐山情丶才女吕碧城与庐山丶两登庐山的英国作家希拉里司柏林丶绿色宝石――庐山植物园等。(2018年1月26日阅毕)


梦里书阁(155)
书名:《长路漫漫的先知--亚斯理的生平与志事》
作者: 杨东川
出版社: []中华基督教卫理公会
日期:20075
定价: NT 140
  英国有卫斯理,美国有亚斯理,这是循道卫理宗在发源地及美洲的两位大功臣。亚斯理(Francis Asbury1745820日-1816331日)是英国人,
被形容是美国美以美会建筑师——循道卫理宗在美国纵横千里的发扬光大者。他在1762(18)成为了本处传道(Local Preacher),积极参布道工作,职业为鉄匠。并於22岁被按立。1767年他辞职成为全职循道教会传道,当年88日被卫斯理约翰委为助手,并成为巡回传道。1771年,他自愿前往当时英国在美洲的殖民地宣教长达45年。美国独立革命於1776年爆发时,亚斯理是当时留在美洲的唯一一位循道卫理宗教士。
  1784年,约翰•卫斯理(John Wesley)委汤玛士•库克(Thomas Coke)任美洲工作的监督(superintendents)。但后来,亚斯理39岁成为第一任美以美会的会督。
  与卫斯理一样,亚斯理不会放过任何可以传道的机会,不管是在法院丶酒馆丶烟馆丶田野还是在广场,只要有人群聚集的地方,而且愿意聆听他的话。据统计,亚斯理45年来在美洲大地东西南北,在马背上几乎骑了28万哩路,平均每年走了6千哩,等于美国东西岸来回绕了一周。他几乎每天在传道丶主持聚会及会议。他按立为会督时,美国卫理信徒14千人和81位传道,在他71岁去世时,教会有了21.4万名信徒丶700位巡回传道人。他真是一位美国走透透的人,他写信后面的回信地址只写美国及名字就可以收到,因为美国所有邮政局长都认识他呢!

  2003年有机会与萧招和牧师到Baltimore愛巷的卫理教堂,有一个小纪念馆,除了说明美国卫理公会(Methodist Episcopal Church)的成立,也展出有关亚斯理的相关资讯及图川等,包括他所用过的讲台。后来也到不远的墓园憑弔其坟墓。在进入华盛顿特区前的路,看到他骑马銅象,似乎守护著阿美利堅大地。


梦里书阁(154)
书名:《蒸汽人生:传道书教我生命智慧》
作者:吴仲诚
出版:[台]校园书房出
版社日期:20183
页数:310
  人生所经历的,不“虚"也不“空",而是真实世界,不“虚"也不“空",但却面对的是一个“蒸气"现象。传道者说人生像“蒸汽",和合本圣经翻为“虚空",“虚空"的“虚空",给人一种“四大皆空"的“无"的感觉,但原文的意思是“蒸汽",应该是“蒸汽"的“蒸汽"--指的是曾经拥有,但却是短暂丶不扎实丶没有定向丶难以捉摸,有时还有气味的意思。传道者劝勉人们,要存感恩的心享用天父所赐的一切,但也要接受及明白自己的局限,不要落入“人在天堂,钱在银行"的无奈。
  作者引述传道书,这美丽的世界有许多“蒸汽"现象,我们享乐,活在当下,是应该的加以珍惜,但生命当建立在敬神与上帝恩赐的理念下。最后人们都要面对死亡,终归是一场人生的蒸发过程,以生命解体。但基督徒因为复活的应许,他们的祷告跨越了死亡线,就算在世得不到医治,却不是那些患病弟兄姐妹的终点,而是新的开始。人生是“日光之下"活着的人们,每天都要经历的课题。因此,传道者重点是敬畏上帝就是一种智慧的开端。
  我们都生活在日光之下,都会面对其中的蒸汽的现象。我们需要与问题共存,无论在什么景况都可以知足。作者最后用一首优美人生卡农(Canon in D Major, D大调卡农)*说明人生除了忧患丶享乐,还可以抱着喜乐的心面对人生。卡农先以大提琴拉奏两节八音的低沉D大调,不断循环反复,三把小提琴间隔八拍先后力入。沉重单调的大提琴配上欢悦的小提琴,成了动听悦耳的音乐。大提琴旋律像蒸汽人生一样,沉重又单调。小提琴的旋律则像圣灵所赐的喜乐,欢悦活泼。两者交织在一起的时候,单调沉重的、人生音调変成悦耳的旋律,演奏出整体优美动听的乐章。(页262-264)
  传道书12章13节似乎也说出了整本书所讲的蒸汽人生的总结:“总意就是:敬畏神,谨守他的诫命,这是人所当尽的本分(或译:这是众人的本分)。"
*Canon in D Major(D大调卡农):
https://youtu.be/PfxrNblTr4o

梦里书阁(153)
《圣经好好吃
者:毕德生(Eugene H. Peterson)
译者:吴蔓玲
出版:[台湾]校园书房出版社
日期:20087
页数:265
价格:台幣300

   刚刚过了的己亥猪年,全球华人为了年度与家人团聚的时刻,本书作者见到你可能也会问候一声:吃饱了吗?他关心的是圣经吃了吗?他举例圣经有三位人物吃"过上帝的话:以西结、耶利米与使徒约翰。书里要讲的重点是读圣经应抱持吃圣经态度,就是融入及活出圣经的教导,不只透过口读,而是脚读,应用在日常生活中。
  今天进入网络的鋪天蓋地的时代,许多资讯无孔不入,从早到晚都被逼阅读各种文字。今天已经不是沒有阅读而是如毕德生提出的应教导怎样阅读(How to Read)
  一、先人阅读:寻求智慧,成熟的人(Maturity)。
  二、今人阅读:汲取资讯,从事工作。
  三、属灵阅读:智慧目标,真实良善。
  四、因此阅读:人类真实,一生任务。
  作者指出阅读就是要活出,在生活当中行出来。如何把圣经活出来,他提出祷读法:一、经文阅读(Lectio),二、经文默想(Meditatio),三、经文祈祷(Oratio),四、经文默观活出(Contemplatio)。页136.
  所谓默观生活,就是根据圣经而活的生命,怀抱爱的精神,就在许多小地方实行忠贞服事…… 热情去拥抱日常琐事。让话语进入肉身,看见脚印就想找出符合脚印的脚!(166)
  这本书在几年前就读过,但显然沒读完去年毕德生去世,就想重溫其作品,他不愧是一位被称为牧师中的牧师的知名基督教界作家,书中也提到基督徒不要成为文字的囚犯",因为写出的文字是死的。他提出若沒有正確阅读圣经,圣经会使人惹上麻烦。(页130
  给在下更大兴趣的可能还是第八章,提及圣经的翻译历史,自以色列人被擄归回有以斯拉的吃翻译圣经团队,然后是七十二位吃圣经的译者(完成七十士译本》Septuagint LXX),这是在埃及的亚历山大的市镇完成的。毕德生近年也完成了信息版Message的圣经,以当下的语境重新翻译整本的圣经的。(201924)


梦里书阁(152)
《摩拉维亚教会五百年的故事》
Through Five Hundred Years and Beyond, A Popular History of the Moravian Church”
作者:Allen W. Schattschneider and Albert H. Frank
出版:Interprovincial Board of Communication, Moravian Church, North America
日期:(2009 Fifth revised edition)
页数:Paperback, 188 pages
价格:15 Euro(2018年购于主护城摩拉维亚教会)

  走进一个叫“上帝田园"(God’s Acre)的墓地,可以在块块墓版上找到早期摩拉维亚(Moravian)在德国东部靠近波兰边界的“主护城"(Hernnhut)早期先驱的安息之地。除了该会的发起人钦岑多夫(Zinzendorf, Nikolaus Ludwig von, 1700-1760)家族六口坟墓,其中也有一块属于第一位宣教士,窦博(Leonard Dober 1706-1766)的名字。
  窦博于1732821日与陪行的木匠尼其曼(David Nitschmann der Wagner, 1676-1758, 后来成为该会主教)被派往西印度(West Indies)群岛。当年,他们先从主护城走路900公里到丹麦的哥本哈根,然后于1213日坐船抵步圣多马岛。该岛有三千名的奴隶在三百名小园主下工作,面对严酷的刑法。最初的宣教士除了船费,以后的生活费都要自食其力。窦博是陶匠,但岛上没有适合的制陶泥土,因此最初被岛上的统治者聘为管家,但发现不为奴隶再也无法接纳他所讲的福音,最后决定要道成肉身,与奴隶住在一起,并成为一个看更员赚取一些金钱维持生活。两年后,17346月,在看更的一个晚上忽然有脚步声,并有人呼喊他的名字,原来是当初本要与他一同前来的另一位蒙召者Tobias Leupold也来了,并告诉他是来取代他,而窦博被选为主护城的总长老之职。1734-1735年两年内,前后有22位前来的宣教士,他们有的前往邻岛St. Croix宣教,但由于传染病不是死于热病,就是死于海难,包括Tobias于第二年也去世。(页63-68
  摩拉维亚宣教士渐把福音传至西印度群岛其他岛屿,包括Virgin IslandSt. John Island等,接着到Jamaica(1754), Samuel Isles(1756), Barbados(Bearded) Island(1765),St. kitts(1795), Trinidad and Tobago(1827), Guyana(1878)。窦博前往西印度群岛后半年,三位表兄弟Christian David, Matthew, Christian Stach一同前往冰岛及Greenland(1733)American Georgia(Indians)1735, Suriname(1735), South Africa(1737), East Africa(1889), 加拿大东北角的Newfoundland, Labrador(1752),  中美洲Nicaragua(1849)Honduras(1930)Australia(1890), Alaska(1884), NW India(Tibetians)等偏远地方。该会三百年来,是最早开始海外的宣教的欧洲教会。据统计该会前后共差派了3500名宣教士赴海外宣教。
  这本书可以看出教会自从在第一世纪设立以来,就是一个宣教的教会。第一章概述基督信仰自伯利恒至罗马的宣教旅程。313年当基督教成为罗马国教,教会漂向北方(发展),如到波罗的海(Baltic Sea)彼岸的俄罗斯南部的哥德人地区。450年则到爱尔兰,后渐至非洲北部,甚至更远至阿美尼亚丶格陵兰岛丶冰岛一带。摩拉维亚教会, 1722年,源自胡斯派的信徒已经在地下状态中在摩拉维亚生存了100多年的波西米亚弟兄会的一个小团体来到了乐于帮助穷人的德国虔信派贵族钦岑多夫(Zinzendorf)在德国东部的土地,得到同意在那里定居,建立了一个村庄,名为“主护村”(Herrnhut)。後来也有路德会丶浸信会丶和其他宗会来避难的人。1727813日,主护村的居民们在祷告之后经历了一次戏剧性的改变,学习彼此相爱,他们归因于圣灵的浇灌的经历。此后主护村迅速成长为18世纪基督徒复兴运动的中心。
  今天(2006)统计,摩拉维亚教会仍有70万会友,分布己转移至南半球。这也是一般基督教的现像。另外,详参梦里书阁(133)刘幸枝着《主护城传奇——钦岑多夫伯爵与十八世纪摩拉维亚复兴史》一书。(201921)
This book first appeared in 1956 in time for the 500th anniversary celebrations of the Moravian Church in 1957. It quickly found a place in the homes of church members and as a text in confirmation classes. Updated in 2007 by the Rev. Albert H. Frank, Through 500 Years serves as an easy-to-read history and continues to be an informative resource on the Moravian Church. 
A small 300-member Moravian community in Herrnhut, Germany sent missionaries to the Danish West Indies in 1732. Since then, God’s call to proclaim the good news of God’s saving work in Jesus Christ has taken hundreds of Moravian missionaries from the mountaintops of Ladakh, India to the savannas of La Mosquitia, Honduras.     
附注:有关钦岑多夫的故事补充
  在本書中提及年轻的钦岑多夫16岁时曾到访过Dusseldorf的一个画廊,耶穌戴荊棘,下面一行拉丁文写的文字Hoc tibi feci, quid mihi fecisti?”,钦岑多夫很快就翻译出来:我為你捨命,你捨何事為我?I have done this for you what have you done for me?)他激动的流下了淚,並说:我曾经爱祂很久,但我却从来沒有实际为祂作什么事。从此我愿意祂叫我做的任何事。"(52-53)
  今自网络的以斯拉专栏看到另一篇由洪性旭写的文章:我曾为你捨命,你捨何事为我?文中提及这幅荊棘的冠冕》的背后故事,那就是画家史登堡(SternBurg)是個掛名的基督徒,某天,他邀請一位吉普賽女子擔任畫作的模特兒时看到畫室牆上的畫,隨口問道:
  這個人應該犯了很大的罪吧!祂是誰啊?竟然衣不蔽體,頭上戴著荊棘做的冠冕,渾身是傷。重刑犯才會受到這種對待吧。
  此人沒有犯罪。祂是神的兒子耶穌基督,為了救贖我們,替我們被釘死在十字架上。"
  那麼,祂是為了我的罪被釘死在十字架上嗎?"
  “是的。"
  “祂也為你的罪被釘死在十字架上嗎?"
  “沒錯!
  “噢,我真是感謝祂。我根本不知道有這回事。請問,我能為祂做些什麼?"
  “妳要接受耶穌為救主,也要上教會聚會。"她點了點頭,噙著淚走出畫室。
   那名女子離去以後,祂也為你的罪被釘在十字架上嗎?"這句話一直縈繞在史登堡耳邊。
  當晚,史登堡跪在那幅畫作前面流淚悔改。耶穌,過去我只是憑著理性而相信祢。現在我願意為祢而活,更願意把生命獻給祢。"隨後,他在畫作上寫下:   
  我曾為你捨命,你捨何事為我?"(详见:https://cdn-news.org/news/16416
  不过,在有关钦岑多夫的一个网站里,有一篇文章 Ecce Homo (Behold the Man)则提出这则故事是伪造的,不是事实,但表示文里的那幅图画是Domenico Feti 所画的。该画作下面的拉丁文字与书里的有点不同:Ego pro te haec passus sum Tu vero quid fecisti pro me英译为:"This have I suffered for you; now what will you do for me?"详情请见:


梦里书阁(151)
《孙悟空的孩子》
Children of the Monkey God
The story of a Chinese Hakka family in Sarawak, Borneo 1850-1965
作者:F.S.Choo
出版:Third Millennium Publishing
日期:2009
页数:278
价格:$5.00 Electronic Edition or $15.00 Trade Paperback Edition(陈鍚监赠书)

  作者敍述朱家历史,溯源自婆罗洲加里曼丹的淘金旅程。第一章就是用“
猴神子女"为标题,并表示后来祖父迁至砂拉越的石隆门,1857年这些淘金者忽略了猴神的指示,结果发生了古晋华工被拉者追杀的事件。这里的猴神是指中国神话中的孙悟空。作者的祖父在这场“血流成河"屠杀中,幸存下来,后来在现在达迈一带种椰子为生,再后退休于1947年迁到古晋浮罗岸定居。
  书中也提及作者自小听到阿公讲中国神话故事,包括孙悟空这位猴神的故事;也述说早年的生活经历。阿公是肖猴的,因此他把其家族形容为孙悟空的子女。书中有很多当初客家人初到古晋巴刹被更早到的以福建人丶潮洲人为主的店主们的遇到一些不平等待遇。又因为后来母亲是福建人的一边亲人,都在圣多玛学校念英文,并多出任公务员职,因此作者虽然有许多居住邻居朋友是念华校,他是念英校,导致活在两个不同的世界里。他也描述许多古晋在1950年代以前的情况,风土人情,包括兴化庙(应该指天后宫)丶追风筝故事丶童年典故丶巫师等。这让我想起去年读过的土耳其作者Orhan Pamuk所着《伊斯坦布尔:一座城市的记忆》[详参梦里书阁(91)] 。这位2006年获诺贝尔文学奖的自传性作品,描写的是一部个人的历史,一座城市的忧伤——一曲意味深长的迷人哀歌,唱给记忆中的童年。古晋在F.S.Choo的笔下也带给读者不为人所知的早年古晋一面,也是他自己的自传式作品,算很是吸引人。(2019117)
  下列是该书本身的英文简介(Summary):
F.S. Choo, the author of Children of the Monkey God, grew up in a traditional Chinese Hakka family in Sarawak, Malaysia, at a time when it was administered by British colonial rule. Written in the earthy style of his native culture, he charts and reveals a fascinating world beginning with his great grandfather's migration from China to West Kalimantan, Borneo in the early 1850's; his life as a miner and his connection to the mysterious Kongsi, a unique self-governing democratic organization that flourished until the mid-1800's when it came into conflict with Dutch colonial rule and the White Rajahs of Sarawak, Borneo, and culminating in the Bau or Chinese Rebellion of 1857.
Covering a period of 115 years, from 1850 to 1965, Children of the Monkey God deals with the experiences of four generations of a Chinese Hakka family in Sarawak. Candid and at times humorous, satirical and controversial, it also vividly captures life at the crossroads of change in the 1950's and 1960's when the sun was setting on the colonial era. It conveys to the reader the multi-layered cultural influences of British colonialism, the burgeoning American pop-scene, and that of the different Chinese dialect groups and Sarawak's indigenous people. It offers a fascinating insight into some of the social, cultural and religious beliefs and practices of a world that is fast disappearing and seldom seen by westerners.
作者简介:F. S. Choo is a retired UK-trained Barrister-at-law, born in Sarawak, Malaysia. He was a legal practitioner in Brunei from 1974 to 1987. He migrated to Perth, Western Australia in the middle of 1987 together with his wife and three daughters where they have remained since then. He never took up legal practice again, having lost the passion for it in Brunei. He then involved himself in a few small business ventures in Perth and Malaysia for a while as well as helping his wife in her homeopathic and kinesiology practice. He considers "Children of the Monkey God" to be a labor of love and is fiercely passionate in his desire to share this family story with the rest of the world.


梦里书阁(150)
《犹太人在中国The Jews in China》汉英对照
作者:潘光
出版:[中]五洲传播出版社
日期:20161
页数:247
定价:268(人民币)

  犹太人曾在中国的上海丶哈尔滨丶开封丶香港丶天津及中国其他许多地方留下足迹。
  有文献记录的犹太人最早是在唐代(公元8世纪前后)沿着丝绸之路进入中国境内,直到宋朝才出现了具有一定规模的开封(当时都城东京)犹太社团。1163年,开封犹太人建立一座犹太会堂。元朝时是开封犹太人顶盛期,约5004-5千人。1642年开封被黄河大水淹没,1663年重建会堂,但犹太人口不到2千人。19世纪中叶,会堂成为废墟,开封犹太社团融入中华民族的大家庭中。(2)
  十九世纪鸦片战争后,英籍犹太人向巴格达丶孟买丶新加坡丶香港及上海设洋行发展商贸实业。其中以沙逊家族的哈同丶嘉道理在香港上海除了建造会堂丶办学校等,对于社会公益和慈事业,还在投资生意方面取得极大的成功。今天外滩的和平饭店丶新城饭店丶上海大厦丶锦江饭店等都是沙逊家族留下的遗迹。(26)今天外滩与犹太人与教会相关的建筑物:详参梦里书阁(33)《外滩.源》一书。
  十九世纪80年代俄国犹太人大量迁往中国的哈尔滨及其周边地区。后来也来到天津丶青岛等地方发展。(56)
  二十世纪340年代,当纳粹疯狂迫害屠杀犹太人之时,中国的上海全球唯一向犹太人敝开大门的大城。1933-1941年上海先后接纳了3万多名来自德国及欧洲的犹太淮民。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仍有2.5万名犹太滩民把上海当作临时家园。何风山博士*1938-1940年在中国驻奥地利维也纳懖领事,是最早以发签证方式救助犹太难民的外交官之一。当时中国民权保隌同盟领导人蔡元培丶鲁迅丶林语堂等,在孙中山夫人宋庆龄会见德国驻上海领事,对纳粹在德国的暴行表示强烈抗议。(116)林语堂与宋庆龄是基督徒,后者还是监理会(后称卫理公会)景灵堂会友。1939年中国国民政府计划在云南制定寄居区域安置欧洲犹太人,但后来没有落实。(163)
  犹太人与中国人的传统文化有许多相似之处,都重视家庭纽带和教育功能。二战后中国陷入战之中,许多在华犹太人因种种复杂因素而陆续离开中国。中共执政后,不少犹太人仍在中国的土地上安居乐业,直至文化大革命爆发才被迫离去。1992年中以两国建立外交关系,进一步促进了犹太人重返中国的潮流。北京丶上海丶深圳等地出现了由工商业者丶技术专家丶外交官和留学生组成的新犹太居民群体。不过在网络上的消息指出那些早期留在中国的犹人后裔都被同化,除了在上海虹口有犹太难民纪念馆是亮点,如开封的会堂遗址多已被拆除。2017年有五位犹太后裔终于千辛万苦回归以色列。
  *何凤山补充资料:
  何凤山(1901910日-1997928日),出生于湖南省益阳县兰溪乡的曹家河,何凤山7岁时,父亲去世。母亲获得益阳五马坊的信义教会,以帮教会打杂赚取基本生活,才把何凤山含辛茹苦地抚养成人。何凤山得到了该教会兴办的学校——信义小学的全力支助,由此打下了良好的人文基础,以优异成绩考入长沙雅礼大学(19061116日,美国耶鲁大学民间团体雅礼协会在中国­湖南省长沙市创立“雅礼大学堂”),1929年入德国慕尼黑大学,1932年获得政治经济学博士学位。
  1935年开始在中华民国外交部供职,开始了其40年的外交生涯。19383月,德国吞并了奥地利。5月,南京国民政府委任原使馆代办何凤山为奥地利总总领事。纳粹分子大肆煽动反犹狂潮,大批犹太人送入集中营。奥是欧洲第三大犹太人聚居地,总数约18.5万人。纳粹欲将这里的犹太人赶尽杀绝,于是,犹太人纷纷想方设法离开奥地利。
  1938713日,在法国埃维昂召开了讨论犹太难民问题国际会议,与会32个国家相继对犹太人签证亮起了红灯,拒绝伸出援手。于是,素有世界自由港之称的上海,成为各国犹太人首选目的地。中国外交官何凤山不忍看着犹太人在维也纳等死,勇敢地打开了向犹太人发放签证之门。到19399月,70%的奥地利犹太人已外逃,中国上海收容的犹太人就达1.8 万人。
  1997928日,何凤山在美去世,享年97岁。女儿何曼礼在《波士顿环球报》刊出讣告,提及父亲曾向犹太人发放签证事宜,何的善举始得到举世关注。
何曼礼回忆:“父亲与他同年代的中国同胞一样,为百年来中国曾经饱受外国帝国主义的羞辱和迫害而深感义愤,立志不让这种羞辱继续下去。所以,父亲特别同情任何受到欺凌和迫害的人们。这也就是他单纯的帮助犹太难民的理由。”
  2001123日,以色列政府在耶路撒冷举行了隆重的“国际正义人士——何凤山先生纪念碑”揭碑仪式,石碑上刻着“永远不能忘记的中国人”。
  2005年,何凤山被联合国正式誉为“中国的辛德勒”。
  2007925日,何凤山的骨灰运回家乡安葬。黑色的大理石墓碑上,刻着1947年何凤山先生的一首诗:大造生才非偶然,英雄立志岂徒然.而今愿集精与力,万里前程猛着鞭。” 诗以言志,名以史留。928日,何凤山博士纪念墓地在湖南省益阳市落成揭碑。
  2008521日,美国纪念何凤山博士拯救数千犹太人的英雄主义行动。116日,维也纳市政府在原中国总领事馆的旧址(Johannesgasse 22, 1010 Wien)前举行了何凤山博士纪念牌揭幕仪式。同年,美国海外遗产保护委员会和以色列文化协会还分别在中国上海丶以色列特拉维夫和美国旧金山为何凤山博士修建了纪念碑和纪念牌。
  2015910日,台湾领导人马英九为何凤山颁发褒扬令。
  2018315日,意大利米兰命名何凤山广场正式揭牌。社会评价
  “在犹太人的传统里,人的生命是最神圣的,至高无上的。我们有一句名言说,救人一命就像拯救了一个世界。而何先生救了成百上千人,我们估计这个数字在两千左右。"(以色列驻华大使安泰毅)

梦里书阁(149)
《沙巴客家人的故事》
作者:张德来
出版:[]沙巴神学院
日期:2015
页数:297

  讲到沙巴客家人的故事,一定离不开沙巴基督教巴色会的故事。同样的讲到沙巴华人的故事,也一定要提到巴色会客家人移民沙巴的故事。
  中国人到沙巴可以追溯到很古早的历史,最初以福建人(漳泉人)为主,但第一批客家移民沙巴史则在1882年,50多人抵步古达。1963年马来西亚独立时,沙巴州人口65万,华人约占20%(13),其中80%(10万多)家血统。2010年沙巴华人仅约14%,约40多万人,其中客家人约占70%(28)
  北婆罗洲,是英国渣打公司从奥地利人买过来,沙巴成为英国殖民地时代便于1881始,该公司全名为British North Borneo Chartered Company得英国政府特治理沙巴的。为了发展沙巴该公司方过巴色宣教会向中国招募劳工,其中以客家人为主,其中大部份属于巴色会的会友。(103-104)
  客家人,早于4-13世纪间的中国河南和山西南部迁移至广东省,因文化语言不同被当地人称为“客家人”,来到沙巴者则由梅县丶五华丶龙川为多。
  巴色宣教会(The Basel Missionary Society)1815年在瑞士巴色城成立。该会于1847年派宣教士韩山明(Theodore Hamburg)与黎力基(Rudolph Lechler)抵达中国并驻扎在香港。1858年该会趁着天津盘约进入广东的客家腹地宣教丶办教育丶设医院等。1882年移民古达的客家人主要是太平天国逃亡人。(9)
  但是在陆汉思(Hans Lutz)的文章里,提及实际上1842年,香港変成英国的殖民地后就成为中国人移民海外的转远站。1880年自香港出发的移民中就有到北婆罗洲及砂拉越的。(60)不过,比较有文献记录的是1898年第一批大约一百名客家基督徒在中国巴色会的安排下和拉者签约,抵达第一省古晉南部即目前Sg Maong一带垦殖,他们多种植稻米。
  因此,沙巴巴色会与客家人的关系是密不可分,至2011年统计会友有3万人,不过主日崇拜平均出席人数是6,500人,仅占了21.67%
  本书是作者张德来赠送的,他于1970年代后期毕业于新加坡三一神学院。这本书主要是收集马来西亚基督教巴色会庆祝130周年(2012)时及2013年夏南南丶孟家达丶德里福的客家人南迁100周年举办的拓荒者纪念讲学会的论文。除了注重历史的发展,21篇中有5篇探讨巴色会的人力资源丶薪津制度丶教会管理的课题。这是一本研究沙巴华人丶客家人及巴色会的极为珍贵的资料。
  沙巴客家人移民与沙巴基督教巴色会有很多与砂拉越福州人及卫理公会的经验相似,可以彼此借镜参阅的。(2019112)

梦里书阁(148)
《末日幸仔者的独白
 刘晓波的“六四"回忆彔》
作者:刘晓波
出版:[台]时报文化出版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日期:初版1992910日,二版二刷2017825
页数:313
价格:RM53.90(原台币350)

  中国的“六四"(198964日学运)曾引起世界各地的关注,但最终被当局的武力“清场",一直至今天进入30周年之际,仍然是中国不能提及的“禁忌"事件。
  作者刘晓波在这本书主要是描写1989426日自美国返回中国参与八九学运,一直到198966日深夜被捕入狱的前后49天的时间所发生的事。书中以人在现场描写63日晚上至64日当局在天安门清场及如何撤离广场(273-313),仍然可以感受到当时的紧张气氛。
  记得当年,在下就六四的事件,曾在所从事的《马来西亚日报》写过几篇短评,如“天安门哭了"等短文。今天阅读了这本刘晓波的“六四"回忆彔,更全面明白当时学运内部的许多问题,如争权丶夺利丶专制丶脏乱丶分派丶仇恨丶说谎丶领袖素质差丶生活一团糟丶贪腐丶敛财丶口号変幻不定,目标(民主)和运动操作的过程与手段(非民主)之间的尖锐予盾。作者谈为何他从旁观者牵涉其中,又在六一发起新一轮的禁食活动。在军队及坦克包围天安门时,学运才最后决定撒离广场(271-294)描述清场情况,仍然看的让人心惊胆跳,虽然当时学生已结队手拉手离开,仍然有人与军人对抗,最终坦克开进,被世人形容血洗天安门事件。卅年了,当局仍然回避“六四"事件,成为全球华人的每年清明节之外的一个重要凭吊去世的人的节日。
  刘晓波(1955-2017)曾是诺贝尔和平奖得主,这本书的作者简介指出是一位“作家丶文学评论家丶人权运动家"。然而,因为时常在文章里抨击时政丶关注民间维权,虽是中国的一名温和丶有理性的和平倡议也是异议者,使得他一生成为这时代的悲剧人物。他的恶梦并不因为参与“六四"被捕后被判无罪(198966日至19911月而释放后并非一帆风顺,“六四"之后他仍然不甘寂寞,文字创作,无声胜有声,被当局视为“狂人"丶“极端个人主义"丶“民族虚无主义"者。“选择坐牢就是选择真实和良知,尽管代价巨大,但是值得;而选择自由就是选择谎言和背叛,代价更大。"(71)这注定了他一生以悲剧收场!
  刘晓波称:“我不是走出了小监狱(秦城)而又进入大监狱(专制社会),而是一直没有走出自我设置的心灵牢房……正是我们每个人的心灵牢房构成了专制社会的大牢房,因而,冲破专制主义牢房的前提是砸碎我们自己的心狱。"(77)
  一生坐狱时日多
  “六四"为他带来一年七个多月的牢狱生活(198966日至1991126),出狱后妻离丢饭碗(原是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讲师),但他仍是笔耗不缀,从事写作及参与民运活动。“对于我来说,最好的生活方式就是写作,只有拿起笔,我才有自信,才能找到自己丶主宰自己。"(21)。问题是,笔的力量,文章的影响则是当局所不容。
  19955月至19961月他又被监禁在北京郊区。
  1996年至1999年被判处劳动教养3年。
  2008128日又因为参与并起草了零八宪章而被监视居住。后于,2009623日被捕,2010526日被判刑11年,关在辽宁监狱。
  2010年刘晓波获得诺贝和平奖后,第二任太太刘霞被软禁在家。
  2017713日刘晓波因肝癌病逝,纽约时报形容他是:自由的探路者,专制主义的囚徒。
  刘晓波一生岁数60年,但其中所“矜夸"似乎是15年的监狱生活吧!不过,身系囹圄,他的思想则是普世观的胸怀。
  201810月间,在下一行人在走马丁路德旅程时,刘的遗孀刘霞从软禁中获释并被安排飞往德国定居。晓波书中多回提及的这位第一任太太陶力,是他们中学时就相识丶相恋的一对情人,但婚后刘仍花心过放荡生活(305),没有珍惜婚姻生活。虽然他们曾于“六四"前三天的61日一起去北师大幼儿园和儿子一起过“六一”儿童节,妻子劝他放弃最后在天安门绝食行动,不果。天安门事件后不久,陶力与晓波离婚,并带儿子刘陶前往美国定居。书中晓波对于陶力感到极深的亏欠。“除了痛苦丶惊吓丶焦虑丶揪心,除了疾病的折磨丶抚养孩子的艰辛丶卧床两年和病魔搏斗之外,她一无所得。"(306)
  由晓波事件可以看出政治夫妇还需要心理的预备,不是“富有贫穷丶有病无病”的誓愿台词,而是如何持守一生聚少离多的整天提心吊胆的生活呢!
  刘晓波不是基督徒,但书中他仍然提及一些有关上帝的想法:
  “上帝为人类的罪恶打开了一道畅通无通的门——忏悔,任何罪人都能因忏悔而得到自我的良心解脱和上帝的寛恕。"(10)
  “十全十美的上帝却创造出罪恶累累的人类,岂不是莫大的讽刺。在心灵上弥合这一裂痕的办法只能是忏悔。完美的上帝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完美的垃圾筒,忏悔就是清洁工。没有人能像上帝那样完美,更没有人能像上帝那样容忍罪恶。只有上帝才能超然于人类之上,以寛容的态度无限制地接受人类的一切罪恶。换言之,忏悔使上帝成了装载人类罪恶的无底洞。"
  “如果这世界没有上帝,人类也会変得圣洁,既不作恶也不忏悔。但这种仅仅是如果,没有上帝,人的犯罪便亳无意义,上帝就是为人的罪恶而存在的。"   
  “那么,人类只能在两种现实中进行选择:要嘛是有上帝丶有罪恶,也有忏悔的世界;要嘛是只有罪恶而没有上帝,也没有忏悔的世界。"(11)
  作者引述友人白杰明的话:“中国的精英们都想当殉难的耶稣,成为举世瞩目的大英雄。但是他们不愿被永远钉在十字架上,而是钉了一会儿就被扶下来,在人们欢呼声中走下十字架。这就是中国特有的或叫有中国特色;戈走下十字架的殉难者。"(65)
  “我忽然感到这世界上最美的杰作就是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的形象,人类的苦难由他一肩担起,他代表人类受到上帝的惩罚。但他的受难不是屈寻,而是荣耀;不是失败,而是成功。从根本上讲,人与人之间没有强壮与瘦弱丶聪明与愚蠢丶文明与野蛮丶伟大与渺小丶高贵与低贱……之分,或者说,其他的一切区别都无足轻重,重要的仅仅在于:面对殉难的十字架,是否有勇气走上去。亳无惧色地背起十字架者即圣人,退怯者即庸人。绝食也许会成为一次殉难,而且是千载难逢的殉难时机,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我不做殉难者谁做!大有孟子的′拾我其谁'的冲动。"(237)
  书中也提到天安门在学生禁食期间,整天播放“国际歌",在下这次德国行前往瓦特堡参观路德被软禁的地方,上坡时,有位德国人在拉琴弹奏“国际歌",同行的上海移民澳洲的蔡晓明牧师一听到很熟悉现场哼唱起来,在下倒是第一次听到,回来找了You tube才明白其中意思。追求民主丶自由丶人权,从中国丶南北韩丶东西德等,都经历许多流血事件,真让人不胜唏嘘!
  写完这篇阅读报告,传来网闻北大教授郑也夫认为执政70年带来太多灾难,促请中共体面淡出历史舞台的惊天之声(RFI法国国际广播电台6 Jan 2019),给人担忧,他会成为刘晓波第二吗?(201918)
  
梦里书阁(147)
TitleRetrieving the past Glory – Social Memory, Transnational Networks and Christianity in Contemporary China
AuthorJifeng Liu(Netherland Leiden University PhD Dissertation)
Date201722
Pages239

刘计峰,荷兰莱顿大学哲学博士,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助理教授;主持2018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一带一路背景下东南亚华人基督徒的族群身份与中华文化认同研究》;学术兴趣为宗教、族群与政治的交错互动,重点关注移民与宗教、海外华人、东南亚宗教与族群的多样性
The research of Protestant Christianity in contemporary Xiamen, Fujian province illustrates the need to comprehend how Christanity-influenced communities understand their own past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the study of Chinese Christianity.
During the First Opium War, Xiamen was forcibly opened up to the outside world as a treaty port, and Gulangyu was thrust into a Western-led modernization process. From the moment it first entered Xiamen in 1842, Christianity became deeply embedded in the local cultural and social structure and even today constantly affects secular life in this area.
Christianity has long been at the center of official Chinese narrative of “national humiliation”. This discourse was closely intertwined with the building of the modern nation state and later with the strengthening of the legitimacy of the Communist regime.This has caused tension between official narratives and the poplar reconstruction of the Christian past.
By closely examining how the government, churches, grassroots groups and individuals attempt to make narratives revolve around the Christian past, this research reveals the dynamic and ongoing interactions between different actors.
This research also examines the recent changes in the Christian networks linking Xiamen and Southeast Asia.Butterressed by the emigration tradition and lineage connections, the Xiamen church resumed its links with Southeast Asia in the early reform era. However, at the turn of the century, the involvement of the S.E.A. churches began to ebb as the older generation Chrisitans of South Fujian origin passed away.
On the basis of an analysis of an American Christian organization this study points out that, after decades of isolation from the outside world, the Xiamen church is now reencountering the world Chrisitan community.The representation of Christianity that emphasizes its relationship with the modern image of the United States makes a deep impression on young people, not only in their beliefs but also in their understanding og the modernity associated with  Christianity. However, the American Christian agency that has become entrapped in local politics is being plagued by troubles. This research has demonstrated that, whether or not the Chinese state permits, Chinese Christians frequently interact with and in the future will integrate more actively into the world Christian community. Accordingly, it has revealed the importane of reconsidering the interplay between international Christian agents and local traditions in the study of Christianity in China today.Jifeng
(201911)

没有评论: